2012-06-15 19:15:10
“限娱令”和“限广令”实施已近半年,穿越剧、宫斗剧、名著翻拍剧等也相继被批评或叫停。“限令”当头,电视剧产业如何才能走出“怪圈”?在第十八届上海电视节高峰论坛上,业内认为,应当理性看待电视剧行业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分析探讨解决机制。
“现在的状况是,明星往往占据了电视剧制作成本的60%以上,这是不正常的。”本届电视节电视剧“白玉兰”奖评委会主席、著名导演李少红在高峰论坛上坦言。“演员一集100万元薪酬,听上去像天文数字,但剧价更是高到上千万元一集。”导演江平说。
统计显示,中国电视剧年产量已超过1.5万集,全国登记在册的播放电视剧的频道接近1800个,由于传统电视频道播出资源的限制,全国每年约有一半的新剧无法与观众见面,于是新兴的互联网充当了“替补”。
不过,一派繁荣之下存在种种“泡沫”。从两年前起,视频网站电视剧价格就一路飞涨,到今年上半年突然出现了冲高回落,有的电视剧价格甚至被“腰斩”。电视剧军团仿佛坐上了“过山车”。“量多、价高、质次”甚至出现了“三碰头”现象,令不少行内人连叹看不懂。
华策影视副总经理邓昌明认为,可以用十二个字形容目前电视剧产业遇到的问题,一是“产能过剩”,二是“题材雷同”,三是“成本上涨”。他认为,电视剧业的现状是盲目生产、缺少规划。
针对网络剧价暴涨暴跌,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指出,市场规律有其恒定的一面,一段时间出现的“非常态”,不可作为普遍规律来认定。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管理部门、市场、制作方等都不应推卸责任,而是要积极寻求解决机制。
面对种种行业“怪相”,李少红认为,中国电视剧创作将重新回归到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她建议,电视剧制作行业需要进一步专业化,提升专业水平,进而对制作企业的行业资质进行核定。在演员片酬的问题上,则需要借助市场方式去引导,使其回归理性。
新华社电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