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5 22:45:28
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论语》,普通读者对其的印象往往是结构散乱、缺乏逻辑,翻阅数遍难得要领。为了让《论语》对普通读者来说不再难读,近日,学者钱宁的《新论语》由三联书店出版。钱宁大胆颠覆了论语的编排体例,抓住孔子学说的核心。
钱宁在日前与读者交流中表示,《论语》未经孔子亲自审订,只是孔门众多弟子不同时期“课堂笔记”的集合,这就让一部《论语》有些杂乱。比如,有早期弟子的载录,也有后期弟子的记闻,除了孔子之语,还有曾子、有子等人的语录;在“子张篇”中,更是记录了子张、子夏、子游等后辈弟子之言。另有一些文句在不同章节重复出现,像“巧言令色”句,像“博学于文”句,更是其书未经细心编辑的明证。这些原因,让“我们现在读到的《论语》,如同一团乱麻,头绪很难理清。”钱宁表示,《论语》需要一次解构,一次系统的分拆,然后重构,并在其中展现文本原有的意义、内涵和逻辑。
对于重新编撰该书的难度,钱宁表示,每句话置放的位置,以及言论的前后关系,都要经过仔细思考、反复斟酌。有的句子难以归类,有的句子语意难定,有的句子充满争议,但就整体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重新梳理后几乎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据出版方介绍,《新论语》分为内编与外编。内编收录了所有“子曰”之语,弟子之言和其他辑录一律被放在外编,这样做是希望保证孔子言论的准确性与纯粹性。内编又细化为核心篇、路径篇、实践篇、例证篇和哲思篇。以“仁”为核心,将“孝”、“悌”、“信”视为其呈现形态,“礼”为其外化形式,学习和修身是求取的途径,治国和处世是实践的方式,例证再现“授课现场”,展现孔子学说中最高深的部分。外编则分为3篇,评价篇、记忆篇与阐释篇,从孔子的学生及同时代人对他的议论中丰富孔子的形象,进一步阐释他的思想。(记者刘婷)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