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9 18:23:12
国际杂草科学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本届主题是“动态发展的杂草,多元化的治理策略”。
中方专家表示,中国是农业大国,本届国际杂草科学大会移师中国,不仅搭建了展示全球杂草科学研究成果平台,而且能更好地展示中国农业科技、生产水平和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促进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间近距离的交流与合作。
据国内外专家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杂草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是目前全球杂草科学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生物除草剂开发应用、生态控草技术、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杂草监测和治理中的应用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并针对动态发展的杂草问题提出多元化治理的理念,农艺措施、作物自身和其他生物的控草作用也成为杂草治理研究的热点。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秘书长李香菊告诉记者,近年来对于杂草的控制,中国与国际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其中在杂草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基本处于与国际同步发展水平,在化学防控技术上存在微小差距。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ぱ芯克芯吭薄⒅泄参锉;ぱЩ嵩硬菅Х只嶂魅挝闭懦透嫠呒钦?,生物除草很早之前已被国际所重视,但由于自身原因,发展较为缓慢。“目前不论美国还是中国,大多还是使用化学除草。”据他介绍,全球已有200余种抗药性杂草,360余种抗药性生物型,同时除草剂对自然环境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日趋严重。
在现有防治水平下,中国每年由于杂草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78亿元。其中中国小麦主产区播娘蒿、日本看麦娘、猪秧秧等对麦田主要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其中前二者对除草剂的抗药性水平已分别高达1700倍和1200倍。
对于杂草抗药性,张朝贤表示今后将尽可能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并区别于目前“扑火式”的除草方式,加强基础研究,找到致灾原理,从而根本解决杂草问题。
责任编辑:朱子正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