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9 22:51:07
17日,冯小刚带着新片《温故一九四二》亮相上海电影节。当人们都期待着“小刚炮”能说点什么时,冯导果然不负众望,在首场产业论坛上再度开炮:“目前很多编剧都在做‘化学勾兑’的剧本,将投资方喜欢的明星和元素凑在一起。但是,好故事不是坐在宾馆里就能凭空捏造出来的,还是要有发现的眼光。”
如何说一个好故事。关于中国电影的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尽管这场论坛的主题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但在冯小刚看来,与其挖空心思得到外国人的认同,不如平心静气地审视自己。因为“把故事讲好,正是当今中国电影所欠缺的”。
说个好故事难吗?可惜,面对这样一个看似难度系数并不高的问题,交上满意答卷的中国导演并不多。从网友自制的“国产烂片排行榜”,到圈内人自嘲的“金扫帚奖”,无数质量欠佳的国产片,让观众甚至开始呼吁“退票制”的到来。
有没有诚意,是能不能讲出一个好故事的基础。但现在很多国产片连这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三两个侃爷、两盘花生、一碟瓜子、满屋子的烟雾缭绕……很难想象,这就是国内很多影视剧本的创作环境,几个人一聊、几个段子一凑,就成了。虽然不堪,却很现实。
针对圈内“快餐式”创作,冯小刚直言,“一动笔就成,那是‘化学勾兑’,不是‘酿’出来的,不该这么弄。”《温故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一部短篇小说。短短50多页的文字,要拍出一部2个半小时的电影,剧本怎么写?冯小刚就说,写剧本有两种方式,“聪明人”靠在宾馆里头脑风暴,另一种人则是在路上走出来的。冯小刚说自己是“笨人”,去了河南、陕西、山西、重庆等地一路寻访,听老百姓讲故事,剧本在路上不断生长。
从《甲方乙方》到《天下无贼》再到《集结号》,冯小刚的电影之所以屡次获得票房丰收,和他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吸取养料分不开。文学是土地,电影是大树。要想枝繁叶茂,必须要根深蒂固,把根往地里面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可惜,当前的影视界总有一种“怠慢”编剧的态势。编剧署名权被剥夺、稿酬被拖欠、剧本被肆意删改,就连电影节也经常不设编剧奖。编剧,成了影视圈的“弱势群体”。为什么现在影人对故事如此不重视?原因,或许很现实。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故事好不好对拉来投资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与其费尽心思地琢磨一个剧本,不如多拉几个明星加盟。如果靠明星的名头就能拉来投资,又何乐不为呢?剧本好不好,又有谁在意呢。
这样的过程,在香港也曾出现过。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步入黄金期。电影人有演不完的戏、赚不完的钱,刘德华一年拍13部电影,人称“刘十三”,郑裕玲同时在9个剧组拍戏,被喊做“郑九组”。到了90年代,随着台湾资金的注入,香港电影更是光靠“名单”就能卖钱。制片往往只要列出明星阵容,就能拉到上百万资金,俗称“买片花”。在这种状态之下,滥竽充数、跟风之作多了起来。质量在下降,但拍摄成本却因明星片酬暴涨而不断增加,再加上盗版影碟、好莱坞大片冲击,香港电影开始由盛转衰,自食恶果。
这样的苗头,在内地已开始出现。所谓的“百亿票房繁荣”,更多的只是一把虚火,大量的票房都被美国大片拿走了。随着好莱坞大片进口配额的提升,今年国产片的形势相当严峻。上半年,共有155部影片在内地上映,8成是国产片,但票房只占38%。为此,内地院线甚至将6月21日-7月20日定为“国产电影?;て?rdquo;,整整31天没有好莱坞大片的上映??墒?,光靠?;な蔷炔涣酥泄缬暗?。说到底,观众还是会用脚投票。光靠明星、绯闻和炒作,是“勾兑”不出一部好看的电影的。什么时候,中国电影开始重视剧本、重视编剧了,或许就能酿出真正的好片了。记者 董晨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