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1 15:37:44
传承人张贺打磨作品。王海欣摄
老师傅们的感慨,缘于牙雕技艺传承发展之艰难。
北京象牙雕刻厂成立于1958年,最繁盛的时候,厂子有800多人,是当时国家赚取外汇的重要单位。当年一个雕件,就能换回一辆伏尔加小轿车。一个牙雕厂“雕出”半个首钢。著名的“花卉牙球”至今仍陈列在联合国大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史称“破冰之旅”。当时尼克松为毛泽东带来的礼物是“阿波罗”号登月后在月球上捡回的石头,而毛主席回赠的就是牙雕厂生产的“嫦娥奔月”。
但经历过鼎盛之后,行业出现了萎缩、衰退。“人未亡,艺先绝”,文化断层,人才断档。到了2009年,厂子只剩下60多人。20多年没招学员,除原料因素外,学员工资待遇低、专业性要求高的矛盾是导致门庭冷落的重要原因。
2010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帮助牙雕厂面向社会为这项急需?;さ姆且畔钅空惺昭г?。随后7位80后学徒在雕刻厂内正式拜师学艺。昨天,首批学员正式“出徒”。根据他们的意愿,全部成为北京象牙雕刻厂的初级技工,继续从事牙雕行业。
“将来无论多艰难,一定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出师仪式上,一位老师嘱咐徒弟。
通过短短几年的学习,几名学员的作品屡次在国内获奖。其中,学员张贺创作的《仕女》在201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李茜创作的《福寿仕女》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优秀奖……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闹魅吻萁樯?,目前北京正在对全市非遗传承人带徒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即将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带徒补贴制度,定期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考核,为成绩优异的学徒提供资金补贴,鼓励其学习、掌握传统技艺。同时,今年北京将选择5至10个有发展潜力的非遗项目进行资金扶持。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