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电影,重新站回文学肩上

2012-07-18 21:19:34

字号
《三国演义》开篇就写道:“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像电影与文学,原本是缪斯的一对双生子,文学给电影提供养分,电影则用蒙太奇的手法将文学故事更加生动地演绎出来。但他们的关系却十分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若即若离。

  《三国演义》开篇就写道:“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像电影与文学,原本是缪斯的一对双生子,文学给电影提供养分,电影则用蒙太奇的手法将文学故事更加生动地演绎出来。但他们的关系却十分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若即若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在国际影展上频频拿奖,张艺谋、陈凯歌等因此蜚声国际。而值得一提的是,第五代的崛起恰好赶上国内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他们取得的辉煌,离不开刘恒、余华、苏童等作家的帮助。这些作家或提供原著小说以供改编,或直接参与电影剧本创作。以张艺谋为例,回溯他《英雄》之前的电影作品,除了1988年拍摄的《代号美洲豹》外,其他的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活着》等电影都是以文学作品为蓝本的。尤其是《活着》,电影剧本对原著的改编较少,它的成就可以说是站在文学原著的肩膀上获得的。而那时的导演,很注重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

  随着电影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开启,电影票房逐年攀高,电影导演的收入和名气也不断增长,渐渐成长为可以与作家齐名,甚至是比作家更有名的名人。于是,他们在电影创作中有意无意地希望摆脱作家的“束缚”,与作家文学脱离关系。当时几乎每个名导演麾下,都养了一个编剧班子,他们专门负责根据导演的个人意志编故事?!队⑿邸?、《十面埋伏》、《无极》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编剧班子依附于导演而存在,这就注定他们的创作难以超越导演的个人思维。这样做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优点是可以把导演的个人风格展现得更为强烈、更为彻底;缺点是在叙事上毫无创意,甚至错漏百出,许多情节都难以自圆其说。就像王朔曾经指出的那样,《英雄》编剧班子里的王斌、李冯跟作家刘恒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王朔认为《英雄》的剧本如果搁在刘恒手里,就算主题还是宣扬权力崇拜,表现手法也要高明得多。当然,在名导光环的“庇佑”下,这类主题先行的电影作品在市场上很是火了一阵子,而后才渐渐被观众识破其外强中干的本质,各位大神级名导也在观众的骂声中褪去光环。至此,中国电影在创作上的软肋完全暴露了出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现在的电影导演纷纷转向文学作品寻找故事和灵感。从茅盾文学奖得主到当红网络小说,接连被搬上了大银幕。譬如现在正在热映的陈凯歌新作《搜索》,就改编自网络小说《请你原谅我》;陈嘉上执导的《四大名捕》改编自温瑞安的同名武侠;8月即将上映的谍战电影《听风者》改编自麦家的小说;9月上映的《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的同名小说;而年底即将上映的冯小刚新作《一九四二》则改编自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兜兜转转到如今,若即若离的电影与文学再度燃起了激情,再度“联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次“联姻”中,第五代电影导演是主导,作家只不过是提供故事的陪衬。而这次的“联姻”则不同,电影界急缺优秀的剧本,作家手里掌握着资源,当然比上次“联姻”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了。

  《四大名捕》剧照

  《手机》剧照

  被观众骂了多年“不会讲故事”之后,中国电影界终于洗心革面,决心抛弃草台班子,转而向专业写故事的人“求”故事。每年开拍的电影很多,好故事却难求。这样的市场供求关系下,写出好故事的作家突然发现自己多了很多选择:既可以出售改编权,自己做甩手掌柜;也可以参与电影剧本改编,最大限度地保证电影忠实于原著;甚至还可以跨界做导演,把自己的小说搬上大银幕。不管怎么选,他们都认同一点:从文学作品到电影,改动是必然的,怎么改则体现了编剧和导演的见识。

  放心大胆型 甩手掌柜做到底

  代表人物:温瑞安

  武侠小说家温瑞安,在文学界早已功成名就。他的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包括现在正在热映的《四大名捕》和即将开拍的《四大名捕2》,改编权收益不菲。他曾透露,《四大名捕》中的每个名捕都给他带来超过300万港币的版权收入。近年来,温瑞安因视网膜脱落做过两次手术,现在被家人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因此他更倾向于把有限的时间用来写作。至于电影改编,出售改编权给信得过的公司或者导演就好,自己不去操心,做个“甩手掌柜”。

  当然,再信得过的导演,都未必能领会到作者原著的精神。温瑞安就曾直言,《四大名捕》之前被改编过十多次,没有一次使他感到满意。“大多数都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即便是有过硬的交情,当时谈剧本改编的时候如何的言之凿凿,后来还是始乱终弃,甚至将剧本,整个公司转手给别人的情况都有。把四大名捕拍成‘四不像’的怪物的也大有人在。”好在“甩手掌柜”温瑞安对各种乱改都不是很看重,他说:“就当看小孩子们搞的化装舞会好啦。”

  这次陈嘉上执导《四大名捕》,把“四大名捕”都变成了有超能力的侠客,无情更是化作女儿身,不仅懂得读心术,还能用意念发暗器……电影与原著的巨大差异令不少观众感到不适应,纷纷吐槽。“甩手掌柜”温瑞安却愿意出来力挺陈嘉上,他承认陈嘉上的确将小说原来的结构打散、重新组合,做出了非常大的改动。“虽然我内心不一定欣赏这种改动,但对他们的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关于侠的精神、侠客草根化,陈嘉上导演与我,还是有不少相通之处。”正因为此,温瑞安继续授权陈嘉上拍摄《四大名捕2》。

  《听风者》剧照

  《风声》剧照  

亲自上阵型 作家编剧一身兼

  代表人物:刘震云

  与只写小说的温瑞安不同,刘震云不仅是小说作者,也是电影编剧,这就注定他会更深层次地参与电影的创作。刘震云很早就与冯小刚合作,从《一地鸡毛》到《手机》,再到《一九四二》。他不是一个被动的作者、编剧,而是一个电影创作的积极参与者。他甚至明确地表示自己还“单身”,期待有远见的影视公司来“迎娶”。

  在与冯小刚合作的三部作品中,《手机》并不是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相反的,刘震云的小说《手机》是改编自《手机》这部电影。当时冯小刚找到刘震云,想把一篇散文《老吴太太》改编成电影剧本。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大家不断鬼鬼祟祟地出去接手机,于是刘震云提议:“不用找别的故事,其实就可以写手机。《手机》写的不是手机,是人心。”《一九四二》是一部酝酿了十多年的作品,剧本几易其稿。由于刘震云的原著小说是调查体,里面讲的是各方面的人对待灾荒的态度,国民党的态度、日本人的态度、传教士的态度……并没有一条明确的叙事主线。在研讨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小说并不适合改编成电影。最后刘震云对冯小刚提议:“剧本分两种。一种是一堆聪明人在宾馆你一句我一句对出来的。另一种是我们去走出来的,这个是笨的人做的事情。我们俩应该都是笨人。我想我们俩走一下,里面涉及到的所有省份,我们都走一下。”于是,刘震云与冯小刚去当年灾民逃难的路线——河南、陕西、山西、重庆走了一圈,故事就生长出来了。

  在刘震云看来,现在不管是作者还是导演,都在寻找适合写作和拍摄的故事,都带着一种焦虑的情绪在寻找。而他认为对作家和导演或者编剧而言,有比寻找故事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见识。“一个作者,一个导演,能否写好作品拍好作品,讲好故事,不是故事的问题,主要是见识的问题。首先是在生活中有见识,其次才会在小说中、在电影中有见识。”

  野心勃勃型 有朝一日做导演

  代表人物:麦家

  麦家无疑是这几年最受影视剧导演欢迎的作家。他的谍战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从柳云龙的《暗算》到陈国富的《风声》,均收获了不俗了收视率和票房。今年8月,又一部改编自麦家谍战小说的电影即将面世——麦兆辉和庄文强联袂执导的《听风者》,邀来了梁朝伟和周迅出演男女主角,对麦家的原著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不过麦家对此并不介意,他说:“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就像是用麦粒做成面包,用草药做成胶囊,当中需要的变异不言而喻。我不介意导演把人物关系,甚至人物性别都改了,只要是为电影的美而改。”

  麦家对做电影编剧兴趣缺缺,他的“野心”是要做电影导演,把自己的小说《暗算》搬上大银幕。长期与电影导演合作,麦家也学到不少东西,深知作家当导演的优势和劣势。“中国影视发展到如今,症结还是缺乏好的原创剧本。作家对剧本的审美能力当然毋庸置疑,作家做导演的劣势在于作家通常是关在家里创作,而拍影视剧需要团队协作,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作家的弱项。”的确,当年王朔也说过:“当导演要有大量的耐心跟人搞关系。我没这耐心,我必须有个得力的执行导演,现场我完全可以不用管。我就看着监视器,就说行和不行,总体把握。”

  麦家的初步计划是找一个不知名的导演一起合作,“他负责技术层面,我负责对人物的把控,这是我的强项。”作家当导演,如何赢得投资人信任也是一道难关,麦家也坦承这关不好过,表示将从小成本电影拍起。“我写小说,尤其是写谍战,有人甚至没看过就敢给高价。但是如果我要执导一个片子,投资人心中是有疑问的。所以还是从小的做起吧。”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电影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