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互联网之忧:一场伤不起的网络狂欢

2012-07-19 16:12:52

字号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更是将这样的“娱乐”发挥到了极致。正如事实上电视并没有让我们成为被“娱乐至死的物种”。“互联网之忧”也不过是提醒我们,技术进步并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自己。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搜索》正在国内各大影院热映。故事讲述的是,被查出身患癌症的女主角“叶蓝秋”因在公交车上未给老人让座,遭到媒体的疯狂炒作和网友的人肉搜索。在这场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暴冲击下,她最终选择以死解脱。

  “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一把无形的枪。”陈凯歌在点评自己的新片时说。社交网站、微博等自媒体发展迅猛,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拿着“无形的枪”惩恶扬善。不过,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什么规则和约束可言的公共场所,这支“无形的枪”带来更多的则是“网络暴力”。

  从“药家鑫案”到“李刚门”再到“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在这些曾引发网民大讨论的事件中,我们都不难看到“网络暴力”的影子。一方面,肆意暴露他人隐私,过度炒作细节,动辄道德审判,网民沉醉于消费公众情绪和娱乐他人悲欢离合的“狂欢”之中;另一方面,出于商业目的,网站往往也会操纵这些话题,成为这场“狂欢”的幕后推手,以谋取提高网站知名度并作为吸引广告的重要砝码。在网络上,你也许会像“叶蓝秋”一样,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被互联网放大和扭曲,成为他人消遣的对象。

  在“网络暴力”的社会性成因背后,互联网使用对人们生理上的影响,也是研究者所关注的。网络真的容易使人陷入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吗?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新闻周刊》上的《网络正使我们疯狂》一文发出警示:“我们不知疲倦地上网,忘了关机、吃饭和睡觉,直到不同程度地染上精神方面的疾病。”作者托尼·多考皮尔罗列了一些网络成瘾患者“精神崩溃”的案例。作者援引的一项研究表明,搜索的使用已经改变了人的“大脑前额叶皮层”。文章认为,互联网移动化和社交化的发展,将使得我们变得迟钝和孤独,甚至变得更为抑郁和焦虑,直至不可避免地成为互联网瘾君子。不过随后,另一家知名杂志《时代周刊》对上述文章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新闻噱头,但在科学上未必站得住脚。

  网络问题引人关注的不止于此。在早前出版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一书中,作者尼古拉斯·卡尔就作过一个惊人的论断:“计算机所带来的最大危险就是我们即将开始丧失我们的人性,牺牲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属性。”我们不需要再背诵唐诗宋词,不需要记住今天是几月几日,甚至不需要记住具体的人和事,只要找到搜索引擎的入口就好?;チ讶死嗌罱辛?ldquo;外包”,一些本该存储在人脑中的信息,转由计算机来保存?;チ钪械囊磺行畔⒁运槠姆绞匠氏郑沟梦颐窃僖参薹凶⒁饬?。长此以往,大脑中的某些功能将衰退,互联网最终将使我们变得“浅薄”。

  素有“互联网之父”之称的伯纳斯·李当年在实验室里或许未曾想到,互联网的发展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如此多的新问题?!队槔种了馈芬皇榈淖髡吣岫?middot;波兹曼曾预言,印刷术将被电视这一以娱乐方式表达的新媒介所替代,我们终将成为娱乐的附庸。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更是将这样的“娱乐”发挥到了极致。正如事实上电视并没有让我们成为被“娱乐至死的物种”。“互联网之忧”也不过是提醒我们,技术进步并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