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最可信翻译家王永年去世:他在中西文化间摆渡

2012-07-25 18:06:24

字号
21日,翻译家王永年与世长辞。王永年1927年出生于浙江定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外语。他是曾任《世界文学》副主编的林一安主编的《博尔赫斯全集》的主要译者。

  21日,翻译家王永年与世长辞。除了至亲好友,很少人得到消息。直到两天之后,人们才逐渐听说,又一位翻译界的老前辈离开了。

  王永年1927年出生于浙江定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外语。他是曾任《世界文学》副主编的林一安主编的《博尔赫斯全集》的主要译者。他翻译了《欧·亨利小说全集》,翻译了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翻译了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斯漫游奇境》,他还是中国从意大利原文翻译《十日谈》的第一人。谈到他的去世,林一安说:“这是我国翻译界的一大损失,王永年在我国西班牙语文学翻译领域里,至今无可替代。”

  “文学翻译是他付诸一生、倾心以待的事业”

  王永年自1959年开始担任新华社西班牙语的译审,经常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尽管王永年的翻译造诣甚深,但是面对别人的批评与建议,他也能谦逊对之。他在翻译《博尔赫斯全集》时,有一次把“H形的刀把”翻译成“倒工字形的刀把”,有同行提出,因为语言的障碍,博尔赫斯不可能这样来形容刀把,王永年觉得言之有理,便欣然改之。谦逊、大度的风范,让人难以忘怀。

  林一安一生审译稿无数,在他的印象中,凡是王永年交来的译稿,无论长短,皆是字迹漂亮、撰写工整的原稿。林一安说,如此整齐的原稿,极为稀少,只有三位译家才能拿出这样的手笔,一位是已故英美文学翻译家、《老人与?!返囊胝哒陨傥?,一位是西班牙语文学翻译家、《碧血黄沙》的译者林光,还有一位则是王永年。“读他们的原稿简直是一种享受,你可以看得到译者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就在字里行间流淌。”林一安说。

  王永年一辈子跟翻译打交道,文学翻译成了他付诸一生、倾心以待的事业。据他的朋友介绍,直到去世前,他仍然只能拿到60元钱每千字的稿酬,但他始终不舍得丢下译笔。他曾在一本挂了他的名字出版的翻译作品中,逐页地用红笔、铅笔密密麻麻地修正了这本译作的谬误之处。老人对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文学翻译,无比珍视。

  “他带走了一个翻译时代,但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关于王永年的翻译,有学者评价:准确、精确、明确。也有人说,王永年是最可“信”的翻译家。王永年的译作是以与原作极度接近著称的。林一安曾把王永年的西班牙文译作与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照,结果发现译文清新洗练、干净准确,非常符合规范,于是将其作为教材拿给学生学习。

  作为一名译者,王永年不仅精通多种外文,中文功底也相当好。在他翻译的博尔赫斯的文章中,有一篇外国短篇小说中引用了清朝嘉庆皇帝的一段圣旨。王永年在翻译这段文字时,就使用了地道的文言文,最大限度地传递了作品的神韵。

  王永年的翻译也遭受过争议,他翻译的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有的人斥责为“缺少灵魂”,他们指出王永年关于毒品、迷幻等专业词汇的翻译错误以及对于年轻人心态的把握偏差。王永年自言虽然不欣赏杰克·凯鲁亚克本人,但依然是严格按照原著来翻译的。有读者评价,随着王永年的逝世,他带走了一个翻译时代,但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本书再过20年由年轻人翻译也许会更好。”

  “翻译家常常被称为摆渡者,王永年就是一个低调实干的摆渡者。”林一安说,他的离去使我们又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但更应思考,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成长为合格的翻译家,使我们的文学翻译事业后继有人。张 健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翻译家 王永年 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