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31 15:08:17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凡是宫室、殿堂、亭榭、书斋、商铺等以大字题于门额上,均可称匾额。在历史长河中,匾额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超的书法艺术,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匾额作为一种生活技艺习俗,也形成了一定的惯制和表现形式,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成为了一种帝王将相与黎民百姓共享、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共有、大陆与台湾地区共存的、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习俗。
匾额的制作流程是民间综合性技艺的展示,其制作技艺经长期的积累与演变,形成了融词赋诗文、书法雕刻、绘画篆印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特点,是中国文辞之美与工艺之美的集大成者。一块优秀的匾额不仅可以令人欣赏到凝练而传神的题词,而且完美地再现了书法家的俊逸的书法,同时还雕琢出细致精美图案系列,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绘画雕刻艺术的三度审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匾额之所以能有此绝代风华,不仅因为它蕴含了文人骚客的艺术创作,还在于它汇合了民间制匾艺人的熟练技艺和辛勤劳动,是这种结合了文人与匠人双重优势的技艺形式,将匾额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如同清代李渔对匾的评价那样:“眼前景,手中物,千古无人计及。”
正因为匾额巧夺天工,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其在民众的生活中广泛流传,成为了一种习尚。旧时新厅落成、寺庙开光、乡贤中举、长者寿庆、为义士英雄烈女歌功颂德等,各色贺颂,总是约定俗成地悬挂匾额;无论庄严如皇宫,还是热闹如市井,无论崇敬如祠堂,还是自在如书房,全国各地,也都可觅见匾额的身影。在当今社会,匾额习俗依然延续,诸如老字号富有代表性的招牌匾、园林中与景致相映成趣的名牌匾、书斋中鞭策自勉的警句匾等等,特别是在农村中还能看到农民们赞美生活的种种喜匾,可见匾额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成为一种生活的范式。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