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图·像思维》序、后记

2012-08-03 16:31:05

字号
《图·像思维》原名《心灵风水学》,初稿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原是为当时所供职的海南省物业发展公司的一个房地产项目提供较新的策划理念。

《图·像思维》序

    余生于晋、修于蜀、练于琼、战于桂、归于京。

  观太行而势汾水,游天府而道三星,走琼崖而敛五指,冲八桂而行漓江,奔幽燕而颐京华。

  遂呈势、场、道、灵、态、恒于心,贯八际,行五行;周而复始,涵养萌动;至刚至柔,至阳至阴。

  甲申春分,心随形动,动而生像,像而生文,文而自化,呈圆润和谐之大象。

  是以记之。


                        易罡撰于京城聚势斋

                          甲申年春分

———————————————————————————————————————————————

《图·像思维》后记

    甲申春分,《图·像思维》撰讫,感何如之!

  《图·像思维》原名《心灵风水学》,初稿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原是为当时所供职的海南省物业发展公司的一个房地产项目提供较新的策划理念。其目的不外有三:一是给海南省海口市金融贸易区内的一块三角形土地赋予一点文化内涵,起名为“风水·八卦百金城”高级商住区;二是给当时涌进海南的“冒险家们”——购房者与所购土地、房产找到与其心灵共鸣;三是借“阴阳五行说”中的“相生、相克”原理,把五栋高层住宅依“金、水、木、火、土”相生关系布局,让购房者各居其所。经过近两年的建设,项目取得较大成功,为企业赢得可观利润,同时获得了海南省“十大杰出建筑奖”。

  那么,何时萌发撰写有关“心灵风水学”——《图·像思维》念头的呢?

  三十多年前,打从能够记事起,我就住在山西祁县塔寺村,这个河畔小村离今天很有名的乔家大院只有几里路。老宅是一座建于清末的三合院。在小院子里,我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天气转暖,一到晚上我便躺在外婆怀里,听大人们聊着久远的故事,最有趣的便是从小院子的天井所围成的“方形”天际,遥望一眨一眨的满天繁星。有一天,外婆给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老外公走西口的故事。在外婆眼里,比她年长三十多岁的外公是一个伟岸而高深、勇猛而刚强的人,是敢独闯大漠的“江湖高人”。据外婆讲,外公懂“江湖语”,敢和西域“黑白两道”的武林高手交锋,年轻时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经商,作过新疆大官的贴身保镖。十二岁拜师学习武术,十六岁跟着掌柜学做买卖,二十岁走西口,一走就是五年、一共走了五次。我常想,一个小院子、小村子、小县城的晋人、晋商,居然能有如此之举,好生佩服!外婆还告诉我,外公每次回家都带了好多的西域古籍和精美的工艺品送朋友。外婆在我12岁生日的时候,把她珍藏了多年的铜锁送给了我,开锁时,她贴在我的耳旁,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外公常讲:‘心大不如势大,势大不如力大,力大不如财大,财大不如道大,道大不如德大,德大不如天大’,我不解其意”。她让我长大成人后慢慢领悟其中奥妙。

  一日,我乘着仲秋的皎月,从小学校回家。忽然,被一幅奇特的图景所打动,眼前一亮,只见小树林旁一只黄狗正对着那轮满月“发呆”。我驻足好一阵子,似有所悟,却无以言表。仿佛感到那黄狗正和月亮“说话”。静穆的自然、静穆的乡村、狗物我同一。其形、其态、其韵、其势、其神至今仍清晰地在我的脑海中显现着,启迪着我的悟性。

  小时候,我的胆子很小,怕黑、怕坏人、怕恶人、更怕鬼。以为真的有鬼存在。经??醇龅侥咽碌南缜?,就去求“阴阳”先生调“风水”来化解。在民间,“风水”的确神秘而玄虚,常能使人迷而信之,再加上别有用心的伪风水师贪人钱财,常常装神弄鬼,花样翻新。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荣的风水本义歪曲了,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风水精华摈弃了。风水被庸俗化、世俗化,伦为封建迷信,令人谈虎色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入太原工学院修建筑学专业??上У笔惫制亟ㄖ杓?、结构、施工、材料、设备等纯技术性的知识,对包涵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深邃智慧的“和合”学说却无暇顾及。至今,对蕴涵于中华文化中,强调自然、人、社会和谐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仍未能深入发掘。吾以为,对东方古老的“风水”学说,应抛弃糟粕,宏扬精华。

  吾行于太行汾水之间,仰观五台圣境,探访云岗石窟,驻足悬空寺、游历平遥古城,解读晋祠圣母殿,参拜佛光寺、感悟天龙山。在领略三晋大地物宝天华之余亦沉醉于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浑厚奇绝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之中……。透过对蕴藏于山水、人文之中图像的整体把握,我悟到了“物、事、理”中的位置与层次,“势、场、道”中的关系与网络,“灵、态、恒”中的互补与和谐。

  十多年前,我在海南儋县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工作。一天,台风刚过,忽尔飘雨,我匆匆走向图书馆,看见一只老青蛙正背着一只幼小的青蛙,在光滑油亮的公路上向水塘艰难地爬行着。我怦然心动,便弯腰用双手轻轻地捧起青蛙“母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在水中……。不一会耳际传来“母子”和谐而优扬的鸣叫声,这声音是那样的美妙而动听!我不禁由蛙鸣而悟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广西钦州工作。初夏,艳阳高照,我独自在钦江畔散步。只见远处一只白猫,正在水边端详着自己的影子,是那样的专注而入神,对旁边的一切全然未在意。在实像与虚像、充实与空灵之间,形成物我同一的美景。余由灵猫而得象。易罡曰:图为像之显,象为形之底,观像而忘形,忘形而得势。无图之像,则无力、无势,也无神。无形之象,则无态、无能,也无道。图像同构、形象共生。然,世人重物而轻形、重理而轻像、重能而轻势、重机械累积而轻精练积淀。不亦惑乎?

  善观形者,感天地之动;善察势者,怀仁爱之心;善悟道者,藏忠义之旨。故曰:“形定则态生,态生则场呈,场呈则灵应,灵应则势呈,势呈则道生”。

  百年春来早,沉积数十载;一朝得颖悟,尽在图像中。遂呈一百单八像于脑海,应一百单八字于心田,手神相通,形意比合,一气呵成!

  天地有道,大象无形。乐者喜之、善者化之、慧者悟之。对图像的整体感悟,需在融合中超越、共生中扬弃、聚合中升华。

                            学栋识于聚势斋

                        农历甲申(公元2004年)闰二月初九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 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