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半世纪后再进京

2012-08-03 22:34:09

字号
7月28日、29日,浙江绍剧团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此次进京演出,浙江绍剧团集结最强的演出阵容,国家一级演员十一龄童(刘建扬)、姚百青、马超英、施洁净和国家二级演员沈宏亮、薛永良、徐峰、章金刚联袂出演。
剧照

  7月28日、29日,浙江绍剧团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此次进京演出,浙江绍剧团集结最强的演出阵容,国家一级演员十一龄童(刘建扬)、姚百青、马超英、施洁净和国家二级演员沈宏亮、薛永良、徐峰、章金刚联袂出演。在去年青春版的基础上,本次演出更加注重舞台样式所提供的表演支点,增加了舞台表现的时空感,达到了表演调度与舞台情境的统一,整个舞台节奏也更为紧凑与流畅。

  一部戏辉煌半世纪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最初是七龄童于上世纪40年代自编自导自演的幕表戏,取材于《西游记》中《妖魔三戏唐三藏,八戒智激美猴王》等章节。1957年,该剧经七龄童与剧作家顾锡东整理改编,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荣获剧本、演出、舞美、演员等多个奖项。1960年,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局组织创作小组集体改编,由顾锡东、贝赓执笔,把原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孙悟空大破平顶山》两剧揉合改编成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片,制作了普通话和方言两个版本。影片发行至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72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63年,该片荣获第二届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剧本于1961年、1979年两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彩色戏曲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摄制发行成功,使绍剧达到了红极一时的巅峰时期。1961年,浙江绍剧团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进京演出,轰动京城。同年10月10日,由周恩来亲自安排,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走进中南?;橙侍?,为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获得了高度评价。

  毛泽东、董必武、郭沫若三人都曾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题诗,至今让绍剧界引以为荣。

  几代演员 数度打磨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浙江绍剧团虽数代易人,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每年都要演出几十场,从农村草台到城市剧场,久演不衰。该剧还多次应邀赴日本、丹麦、德国、美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访问演出,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2011年,在毛泽东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题诗50周年之际,浙江绍剧团大胆作出决定,复排青春版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禀承“保留经典、原汁原味”的宗旨,其所有角色均由优秀青年演员饰演,且司鼓、主胡也由青年演奏员担任,平均年龄22岁,其中“90后”占了绝大多数。

  浙江绍剧团保留该剧原有经典的台词、唱腔及表演,在舞美、灯光、服装上加以美化。舞美方面,在保持“一桌二椅”传统的前提下对舞台环境进行精心打造,保持舞美风格的清新淡雅,重返《西游记》神话中美轮美奂的仙境。

  2011年11月12日,青春版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浙江绍剧艺术中心首演。曾参加1961年进中南?;橙侍醚莩龊偷缬吧芫纭端镂蚩杖虬坠蔷返木缱槿嗽绷渫Ⅲ阊耷?、傅马潮等老一辈艺术家应邀观看演出。与前辈们精湛的表演相比,这些青年演员还显得稚嫩,然而台下的绍剧前辈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以表达他们心中的欣慰:绍剧悟空戏代代相传,后继有人了。

  2011年11月30日,一台由几代绍剧人共同打造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纪念版在绍兴大剧院上演,演出阵容集合了从“30后”到“90后”的几代绍剧演员。

  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专家对该剧进京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育德说:剧种的生命靠优秀的保留剧目来支撑。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已经闻名天下,而且获得毛泽东题诗的殊荣。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在戏曲舞台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依然深受观众的欢迎,说明它确实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精品。

  戏剧教育家、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荣广润表示:“该剧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生动,富于情趣。老艺术家功力深厚,风采依然;中年演员技艺娴熟,挑起大梁;青年演员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这显示了剧团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面貌和实力。”

  专家们表示,该剧所传达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是纪念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演出,把传统文化、传统戏曲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让绍剧经典不断散发艺术光彩;二是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说,该剧对帮助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分清荣辱,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胡芳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