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4 14:35:24
河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不懈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稳定大局得到巩固。当前,河北已经踏上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征程,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加快实施,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这些不仅为河北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也为首都科研院所在河北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河北省委八届二次全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建设,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对建设文化强省作出全面部署。目前,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刘云山部长提出的“争取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要求,坚持“虚”功“实”做,“文”活“武”练,“软”实力“硬”打造,注重唱好“四出大戏”,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彰显特点、打造亮点,进一步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唱好“重头戏”,认真做好认知、践行、引领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善行河北”道德实践活动在省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学雷锋、积善行在全省蔚然成风。推出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打造“善行河北”品牌。组织创排反映河北农大果树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的话剧《约定无期限》,总结推广了“青县现象”道德建设先进经验,推出“爱心小院”高淑珍志愿者群体,总结推出 “油条哥”刘洪安、“最美农民工”王俊旺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诚实守信、扶危济困的良好风尚。“双惠”宣教活动有声有色,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惠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惠从党的正确领导来”。河北省委宣传部还组织编写了《河北省惠民政策200问》等系列图书,新闻媒体开设“11城市问民生”等系列专题,举办党的惠民政策宣讲活动11000多场,受众达1600万人次。通过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在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方面的举措成效,激发全省人民爱河北、爱家乡、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发展实践中。“西柏坡精神”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精神动力。加强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成果,开办西柏坡精神大讲堂,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学活动,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使之成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共同理念、目标和实践。
2、唱好“功夫戏”,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走在了全国前列。按照“自下而上、先易后难,挂图作战、倒逼推进,和谐改革、立足发展”的模式,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前两年完成中央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169家出版发行单位、223家电影制片和发行放映单位、92家文艺院团、1家新闻网站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基本完成文、广、新三局合一,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现广播、电视两台合并;河北电台、电视台和各市广播电视台全部完成制播分离;整合广电网络传输机构,形成全省一张网;各级党报党刊实现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提前完成中央确定的改革重点任务,走在了全国前列。李长春和刘云山同志多次指出,河北文化体制改革最好最快。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河北省以及11个设区市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今年以来,河北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力度,破解难题,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5月底前全面完成,走到全国前列,第二批改革方案即将上报。
3、唱好“地方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坚持用好创意激活好资源,把好资源转化为好产业,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的文化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一方面,用“三个十”激发了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修订印发了“十强”县评选奖励办法、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认定办法,开展了全省十个文化产业重点县、十个大型文化产业集聚区、十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评选活动,目前共有33个县、35个文化产业园区和8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完成申报。另一方面,用“三个亿”撬动了社会资本。省级设立了2亿元的发展引导资金、1亿元的奖励资金,制定了资助奖励办法,各市也设立了数目不等的奖励资金。成功组织冀港文化产业项目合作对接会,达成了9项合作意向。在今年5月18日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上,有41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总额达681亿元。目前,签约项目已有25个正式开工,占总数的61%,项目履约额206.7亿元,占总签约额的44.3%。同时,列入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30个重点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多个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新谋划了总投资3000多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500多个,其中投资额在百亿元以上的16个,50-100亿元的12个。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72.8亿元,同比增长33.7%,占生产总值的1.95%。
4、唱好“拿手戏”,大力实施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精品创作生产硕果累累。坚持用特色资源、比较优势来推进精品创作生产,做最拿手的事情。电影《唐山大地震》国内票房收入近7亿元,创国产电影多项纪录。新编京剧《响九霄》、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内投资最大的实景演出《康熙大典》,提升了河北的知名度。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启动了“走在文艺的春天里”系列活动。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参评中宣部第12届“五个一工程”,推出了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节振国传奇》、《先遣连》等在央视一套黄金强档播出,《广府太极传奇》、《丑角爸爸》等在央视八套黄金强档播出,电视剧《警察范大了》列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向十八大献礼作品。全省62部作品入选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责任编辑:李璐颖、杨乐)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