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4 16:48:18
“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曾经是中国青年艺术明星的摇篮。32年前,罗中立凭借一幅油画《父亲》,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一鸣惊人,从此享誉中国画坛。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术展,一度停办。1957年和1980年,举办了两届之后,一直到2008年才重新启动。昨天(8月3日),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浙江巡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近300件佳作闪亮登场。
在青年艺术家展现优秀作品的同时,到场的中国美协秘书长刘健却表示了他的担忧,在他看来——在这近300件作品中,特别突出的作品却很难看到。
300件佳作,十分之一来自浙江
本次展览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整个组织、策划、评选工作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在9127件作品中精选出各类美术作品526件,其中优秀作品128件。
浙江作为美术大省的实力在此次青年美展中也展露非凡,在全部入选的526件作品中,浙江军团获奖作品就有50余件,而来浙江巡展的300件作品中也有十分之一来自浙江作者。
“浙江有很浓厚的美术氛围。当年除了罗中立,还有冯远、王公懿等青年画家同样受到关注,他们都来自浙江。王公懿的版画《秋瑾》和罗中立的《父亲》并驾齐驱。”中国美协秘书长刘健说,浙江因为有中国美院,以及历来的传统,民风尚美,“在这里大家都觉得美术是一件大事,是一个品牌”。所以在这次青年美展中也有许多浙江的优秀作品。
杭七中美术老师吴江东是参展画家之一。这位45岁的教师刚好够上青年美展年龄的上限,他笑称自己是“抓住青春尾巴的人”。
吴江东的两幅作品在展览之列,其中名为“亲临幻境”的版画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一幅。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人们,吴江东以传统的版画手法描画了一座纪念碑。
“亲临是一种现实,幻境则是一种想象,我想用矛盾来强调出画的意义,引发人们对于汶川大地震的思考和纪念。”吴江东表示,在他看来,版画的功利性较低,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艺术本位的思想。
技法成熟,但缺乏惊人之作
在这届青年美展上,年轻美术家的题材多样,有从生活中提取的现实主题、时代风尚;也有重大历史题材的深化;有田园风光;也有个人情感的抒发。
在刘健看来,艺术家在选题和风格上都体现出年轻人的独特视角和朝气。不过他也坦言,佳作虽多,“却没有看到特别突出的作品。”
“这也和时代背景有关。”刘健说,“第二届青年美展的时候,百废待兴,所以当年罗中立他们一下子异军突起。现在的艺术更多元化,氛围不同。”
艺术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1980年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举办于“文革”后,青年艺术家受压抑后情感集中爆发,从而井喷式地产生大量震撼之作。而如今的很多青年艺术家,从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进入画院,一直待在象牙塔里。
本届青年美展在北京展出时,已有评论家指出,许多作品“片面追求技巧,忽视艺术个性与内涵”。“个人主义、甚至颓废、怪异、刻意做出‘先锋’姿态的作品越来越多。”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美展上,写意中国画作品比较少见。
“眼球经济时代需要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中国文化发展到当下已经没有写意的环境了。”对于写意画淡出画展,画家桑建国感到非常遗憾,“写意画的材料与创作手法不适合融合西方的东西,而中国现代艺术都在追随西方,音乐、美术、舞蹈无不如此,写意画的命运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业内专家还是对年轻画家的未来抱以希望。“人才往往是金字塔结构的。相信最终会出现金字塔顶尖的人物。”刘健说。
那么,下一个罗中立,何时会出现?(郑琳)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