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6 19:24:38
中国文化交流网讯:8月2日晚,为庆祝中国首部新视觉时尚舞蹈诗剧《大长安》的第100场演出,华彩国际特推出“百场纪念活动”,在新城剧院举行了盛大的庆?;疃?。
演出开始前,剧场大厅内举行了《大长安》纪念邮折发售活动,华彩国际特别为到场观众制定了500套“百场演出纪念邮折”,由邮政人员现场为购票观众盖纪念戳。这套邮折内收录了《大长安》的经典画面和珍贵剧照,具有很高收藏价值与纪念意义。
《大长安》自开演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知名媒体及诸多文化名流均对剧目表示了高度的肯定?!洞蟪ぐ病钒俪⊙莩黾湍罨疃蓖?,就有12家企业发来贺词,以及20余家媒体送来写满祝福语的恭贺展架。演出之前,中华仁意福文化的创立者、创意书画作品“中华仁意福”的创作者张敏学先生还为《大长安》百场送上了自己创作的“福”字。
《大长安》演出前,华彩国际董事总经理郭建兰先生在现场进行了致辞,对长期以来支持《大长安》的朋友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并表示将在演出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剧目的品质。演出结束后,郭总对现场演职人员进行慰问,并向演员赠与《大长安》百场纪念邮折及慰问信。
《大长安》自4月25日演出以来,在新城广场的新城剧场驻场演出地,每晚7点现场人头攒动,平均上座率达到90%以上,其中很多场次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演出累计接待中外观众55000余人次,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好评。
《大长安》剧组联合陕西邮政共同推出“《大长安》百场纪念邮折”,限量500套。这套具有很高收藏价值与纪念意义的邮折,收录了许多《大长安》的经典画面和珍贵剧照,《大长安》百场演出庆典现场举行发售仪式并正式开始发售,陕西邮政的工作人员还在活动现场为购买的观众盖上纪念邮戳。
《大长安》自开演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知名媒体及诸多文化名流均对剧目表示了高度的肯定。陕西省文化厅和旅游局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和活动推介《大长安》。中央电视台CCTV-4和CCTV-13连续4次进行了报道,400余家媒体给予充分关注和报道。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郑小明观看了《大长安》,寄语《大长安》将成为未来陕西的文化名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莫言先生观看《大长安》后称赞其涵盖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观《大长安》后题字“大长安有大美丽”;著名词作家庄奴观看了《大长安》后,题词称赞《大长安》的美丽和盛大震撼人心,著名编导,总政歌舞团原团长左青观后说“作为陕西的一家民营企业能做出这样一台大戏出乎意料,《大长安》非常巧妙地以中华服饰发展为线,讲述历史,是舞台剧的一大突破,具有不可复制性”。
著名作家叶广芩在观后感中写道“前几天看了一场好戏《大长安》,颇为震撼,在我的观剧经历中,它给我视觉的冲击力最为强烈,最为新奇。百余名靓女俊男,百余套精美服装,在台上载歌载舞,花团锦簇,气势之大,场面之恢弘,有盛世之美?!洞蟪ぐ病返姆暗谰呒』谰?,淘尽人间色彩,穷尽世间婀娜,新颖、壮观,集歌舞、杂技、功夫为一体,十分独特。更加之舞蹈场面与灯光、激光、动漫、布景、音乐的完美结合,逼真地制造出了历史的场景,虽然坐在剧场的座椅上,却有着电影3d的效果,让人身临其境,如在其中,与台上的演员,与历史融为一体。一个个场景,一段段细节,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皱褶,追朔到了古老长安的深处。”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红专等领导先后给予指导和帮助,尤其是新城区李德文区长先后多次指导和支持,给予剧目再新城区的长期驻演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大长安》的诞生,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群众对文化生活和旅游资源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无疑需要更多更新视角的旅游文化产品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对于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人来说,观看了《大长安》,就相当于领略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沧桑变迁史和文明发展史。本剧以发生在历史长安的若干个经典故事为素材,通过嫘祖始蚕、秦俑魂、孟姜女哭长城、鸿门宴、十面埋伏、霸王别姬、汉服大风、长恨歌、丝绸之路、服饰之都等宏大篇章贯穿全剧,将华夏文明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创新演绎,向世人解读了中华文化,展示了从古至今长安的辉煌和伟大?!洞蟪ぐ病凡唤鲆远捞氐姆敖返氖咏敲枋隼?,还融舞蹈、时装表演、音乐、配音、特技、杂技、武术等为一体,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定制室内舞台LED设备及3D技术,将声、光、电完美融合,并集合了200余名演职人员,800余套华美服装,无论从艺术性、商业性还是娱乐性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大长安》以它独特的表现形式牢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有越来越多的省内外观众走近《大长安》、感受《大长安》,喜爱《大长安》。对省内观众来说,《大长安》是日常生活之余,享受文化熏陶和精神放松的最佳选择,对外地游客来说,《大长安》是来到古城西安不可不领略的一道文化风景,一场视觉盛宴。“来西安,必看《大长安》”已经成为中外游客的共识。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