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7 21:52:07
罗志渊(笔名:源灏),知名学者、作家、诗人、批评家。
“我有愧于祖国,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对不起大家!”吴景彪的泪水短短几秒内倾泻而出。央视记者赶紧安慰:“没事,不至于!还没个输赢啊,千万别这么说。”得到谅解后,吴景彪重重怒吼了一声宣泄出所有的压力,随后又哽咽了近半分钟……这是我前几天看到的一个视频画面,除了心酸之外,不由心生悲凉!
《奥林匹克宪章》提到:“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为世人所熟知的奥运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通过“自信、自强、自尊”的精神来实现的。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奥林匹克运动从一开始就是对大众而言的,目标不是让少数人去抢夺金牌,而是为所有人提供机会,让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们都去进行体育锻炼。它的口号是“体育为大众”。
然而,国人却误读了“奥运精神”的内涵,以拿金牌为荣。获得金牌就欢呼“伟大的胜利”,丢失金牌就大骂“巨大耻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导演重点凸显“和”的理念。我认为,以中国“和”文化阐释“奥运精神”是比较合适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万物和谐、阴阳协调。中国古代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达到内心的和谐,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旨在推动人的体育与心灵的和谐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其实,用中国传统文化来阐述“奥运精神”,可归纳为一句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这属于“修身”范畴,也就是说人要不断进取,承担对个体存在的责任,又要有所警惕,不要一味强调进取,要保持个人、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和谐。通过奥运比赛来提高人的身心灵协调,全面发展,并以“奥运精神”提升德行修养,完善人的内在德性,这对于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中过度商业化、过度强调比赛成绩和体育腐败具有警醒作用!
因此,参与奥运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争夺金牌,而是在其过程中体悟奥林匹克宗旨与精神,将其作为生活的原则,并进一步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实现人与世界的“大和谐”!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