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7 23:10:05
8月5日和6日,央视索福瑞接连在其官网发布两篇律师声明,回应业界人士对电视收视率数据造假黑幕的质疑。
在首个声明中,索福瑞表明了严肃处理收视率造假事件的态度,但并未正面回应造假质疑;在6日的声明中,索福瑞称“将对涉嫌犯罪的个人及机构启动司法程序”,但同时表示对个别仅靠想象与臆测,散布本公司所谓“有管理层参与造假”或“索福瑞后台可改数据”的个人或机构,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索福瑞的第一个声明内容不痛不痒,第二个声明倒是霸气有余,底气不足。6日声明中提到的“涉嫌犯罪的个人及机构”,仅仅指污染样本户、操作数据造假的电视台等其他个人机构吗?既然声明称索福瑞正在收集相关证据,那就不能明确证实涉嫌犯罪的个人及机构的身份,在这样情况下,是怎样对具有“作案动机和条件”的索福瑞内部人员,直接作出了“无罪”推断呢?
公众和舆论为何不能质疑索福瑞管理层参与了造假?作为国内收视率市场上的绝对老大,索福瑞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收视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就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充足证据,证明自身的清白,而不是在自己收集证据阶段,就“霸气外露”地拒绝舆论监督和公众质疑。
“收视率造假黑幕”源于中视丰德影视版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锋在微博上的爆料,“有电视研究机构以合作推广名义来游说,称可以以推广费换取收视率,一年只需5000万便可进十强。”虽然有人质疑王是为其新剧《大祠堂》炒作,但是收视率数据造假早已是行业内的显像,早在两年前,《人民日报》就发表系列报道,直指电视收视率造假。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但同时,收视率也是电视台的生存之本,它是广告客户最看重的因素,也是直接反映电视台节目好坏的标准之一。众多电视台之所以愿意花大价钱购置电视剧,大成本制作综艺节目,正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进而取得广告效益的回馈。
一般来说,电视收视率的数据来源于独立第三方的调查公司。在国内,央视索福瑞是最权威、认可度最高的收视率数据来源方,而且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电视受众调查机构——没有之一。国内对收视率调查的管理监管尚不到位,因此导致了索福瑞提供的收视数据缺乏比对、缺乏监管,这种市场操作不透明和无竞争的潜在危险,碰到电视台追求高收视率的火花,从而极易导致电视台贿赂、污染样本户,逐利者(个人或机构)操纵收视数据等行为的出现。
据索福瑞官网信息显示,全国的电视受众样本户仅有不到5万户,一个省份只有六七百户,具体到一个地区就更少,污染几家样本户就可以对收视率产生巨大影响。这种“低成本+高收益”因素,是收视率造假的又一“有利条件”。在收视率调查监管尚不规范的情况下,作为“裁判员”的索福瑞不应没调查清楚就否认自身“运动员”犯规的可能性,而应当如崔永元所呼吁的那样,期待尽早司法介入,并及时提供索福瑞内部“不犯规”证据以证清白。(辛忠)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