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法报: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2012-08-09 10:57:15

字号
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不断想到岩仓使节团。

   【法国《回声报》7月31日文章】题:深圳,中国的新面孔

    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不断想到岩仓使节团。从1871年12月至1873年12月,由岩仓具视率领的50名日本高宫访问了十多个国家的工厂、小学、大学、矿山、银行、农场,甚至警署……他们将一切尽收眼底,然后返回日本。他们的报告在明治时期实施的重大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正是明治时期日本成为一个向世界开放的现代化国家。对邓小平来说,这是一个样板。

    1979年,邓小平成为中国的强权人物。他认为,中国应该向世界开放,借鉴欧洲和美国当时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因为中国由于“文革”已落后太多。一切都有可能,只要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979年创建的深圳经济特区成为邓发自内心希望的新中国的象征。实际上,从1978年起,邓小平就鼓励中国高官出国。他向他们解释说,你们看到的国家越多,就越能意识到我们的落后。

    重要的转折出现在1978年6月至9月,当时政治局召开会议,就现代化进行大讨论。除了提出向外国借款(这是第一次?。?,中国领导人实际上还决定大规模发展国家的纺织业。对于邓和他身边的人来说,首先而且重要的是促使轻工业崛起.以便满足中国百姓的需求。

    同时为其他改革做准备:这是邓的首要目标。与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相反,中国领导人当时的目标根本不是使工业成为一种征服世界的武器。正是西方人被中国的巨大市场所吸引并且被卷入没完没了的生产成本下降的螺旋中,最终使中原帝国变成“世界工厂“。

    还是在1978年6月至9月间,经过多次讨沦之后,决定在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目标是发展转向出口的经济活动,在世界看来,这显然是北京表明官方新路线的方法,也是为了收回外汇。为了尝试这种新方法,中国领导人选择了深圳。邓小平在视察那里之后彻底改变了政策,要求发展当地经济向百姓提供工作。经济特区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向深圳及该地区的居民展示发展前景。另外一个目标当然是利用深圳特殊的地理位置向世界发起中国经济开放的首个行动。

    不管怎样,到了1979年初,中国经济开放变成了现实。接下来就是让深圳经济特区确实能够吸引外来投资者。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79年4月,在与邓小平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后,他为特区争取到了广泛的自主权和一系列旨在有利于外资企业进驻的措施。

    到1982年,深圳已与外国公司签署了1476项投资协议,总额超过1600万美元。这一数额到1993年达到了10亿美元。许多工厂到特区落户。在最初的几年时间單,投资者只有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人和美国人也来了。最早一批来深圳的法国人是在1988年?;?、纺织、技术、金融和服务业……经济活动不断多样化。深圳这座城市本身也在快速扩张。它在1979年拥有两万多居民,到1993年已成为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2000年初,它的人口为1000万。不到20年的时间足以让中国当局赢得向世界开放的赌注,从而让整个国家了不起的经济起飞变为可能。

责任编辑:樊英武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深圳 中国改革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