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0 16:20:42
陕西东南门户 洛南县地处华山之南,周设华阳池,秦置华阳郡。距西安108公里。东与河南卢氏、灵宝毗连;南与丹凤、商州交界;西与华县、蓝田接壤;北与华阴、潼关为邻,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全县辖19个镇,381个村(居)委会,面积2830平方公里,人口46.1万。
金山银仓 洛南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南北文化交汇地,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地理位置全国独特,南北资源兼生相容。土地总面积423.8万亩,其中耕地67.6万亩,素有陕西“小关中”之称。生物资源丰富。“中国核桃王”生长在洛南古城,核桃年产量6000余吨,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连翘、丹参、桔梗、秦皮、菖蒲等中药材收购量居全国之首,被称为秦岭腹地的“天然药库”。被列为全省“一县一业”建设示范县、百万头生猪大县、“陕西特色品牌县”??蟛试淳尤∏傲?,已探明和正在利用的矿产资源有钼、金、银、铅、铁、煤、钾长石、水泥灰石、粘土、水晶等38种。其中钾长石储量8700万吨,居亚洲第一;钼储量29万吨,居全省第二;黄金产量位居全省第三;铁矿硅石、白云石、陶土等资源量大质优。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总径流量8.449亿立方米,高于全省人均水平。
华山夏都 洛南与华山渊源甚深,很多关于华山的传说故事,均与洛南有关。自然景色与华山北区山水相连、同脉同气,是大华山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山旅游南区开发核心区域。境内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有千年古树、百年藤蔓、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境内火龙关奇峰突兀,仙峪岭超凡脱俗,鸡嘴峰薄雾缭绕,老君山群峰环抱,悬崖陡壁,蔚为壮观,九岭十八峰,岭岭相连,峰峰相峙,山高水长,空谷回响。“栖霞观古柏”比黄帝陵1号柏高2.1米,粗0.73米,誉称亚洲第一柏。洛南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拔在800至12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1.1℃,夏季年平均气温21.8℃,山清水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葱郁,气候主要特征凉、爽、润??掌柿看锏焦乙患侗曜迹饰嗨?,森林覆盖率在66.7%以上,生态环境优势明显,适宜人居,是一张天赐的“凉床”,一座香气四溢、温馨凉爽的“避暑夏都”。
汉字故里 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在洛南,指掌而创文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首开华夏文明文字先河。境内元扈山为仓颉造字处,其所创的28个“兽蹄鸟迹”文字拓片为稀世珍品。据《陕西金石志》记载:黄帝史官仓颉随帝南巡洛南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遇灵龟负书,观奎星园曲之势,究天地之变,指掌而创文字。
华夏摇篮 洛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被誉为华夏之“人根”,是洛南猿人发祥地,“洛南猿人”与“蓝田猿人”同宗同源。河出图洛出书,洛书出自境内灵口,被誉为洛书发祥地,华夏文明之“文根”。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花石浪遗址洛南猿人,经多国专家学者考古论证,距今约100万年,与举世闻名的蓝田猿人同宗同源。历来被人们誉为“宇宙魔方”、中华先民最高智慧的“河图洛书”中的“洛书”就出自洛南。相传,上古伏羲氏时,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以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神龟从洛河出现,背驮“洛书”,献于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儒佛道圣地 洛南人文历史悠久,儒、佛、道三种中国传统文化在洛南均有浓厚积淀,留下了很多古迹名胜。建于明洪武三年的“洛南文庙”比西安钟楼还早18年,是西北地区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境内老君山是全国多处“老君山”景点中唯一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道教名山,相传是道教鼻祖老子修炼成仙的地方,山上老君洞、青牛背、观日峰、系牛柏、炼丹炉、藏丹匣、圣君卧榻、老君沐浴台、豆腐坊、玄元宫等遗址,千百年来一直是道教信众朝圣的地方。此外,还有九龙山、云蒙山、文显山、大圣山等均为远近闻名的道教朝圣地。境内佛教古刹“华严寺”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名刹,始建于南辽时期,重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500余年。该寺在佛教华严宗中辈分甚高,仅次于北京大华严寺,原封地辖河南、湖北、山西临近9个下华严寺。现存寺庙中,仍留有稀世罕见的彩绘壁画,虽历经数百年,但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据《洛南县志》记载:“华严寺建有正殿、中殿、前殿三楹,和谐得体、肃穆壮观、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曾是兴盛之所,高僧修行之地”。
红色老区 洛南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先念、徐海东、汪锋、程子华、刘志丹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挥戈秦蟒,开创革命根据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温家宝等曾亲临我县视察,给洛南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县域发展 近年来,在中、省、市各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洛南始终坚持率先突破、能快尽快的发展方针,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省政府评为陕南突破发展先进县,2008、2010年两次被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县。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8.58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财政总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4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89亿元,同比增长33.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9元,同比增长2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7元,同比增长17.5%。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洛南人民将坚持率先突破、能快尽快发展方针,紧紧围绕“一市三基五业”宏伟蓝图,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全面融入“一区三圈一廊”(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融入“秦岭伏牛山旅游走廊”、融入“商丹循环经济圈”、融入“大华山旅游圈”),继续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三大战略,全面落实开放带动、项目带动、城镇带动、科技带动四大举措,奋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大历史进程,加快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倾力打造现代材料、绿色特产、生态旅游三大基地,着力培育矿产加工、绿色特产、生态旅游、医药化工、造纸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循环发展、和谐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