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外媒:中国选手不是训练机器,只是更刻苦

2012-08-14 16:38:42

字号
在中国北京巨大如飞机棚的国家体操中心里,到处都是激励的标语。

    在中国北京巨大如飞机棚的国家体操中心里,到处都是激励的标语。—条标语写道:“不弯膝、不分腿、绷脚尖、落地稳,你就能赢得金牌。”另一条写道:“从零开始,我们能够获得金牌,金牌必将闪耀。”中国男子体操队上周刚刚在奥运会上拿到了团体金睥,超过日本、英国和美国。

  这些口号很可能被看做是过去毛泽东时代的思想灌输,尤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读了大部分西方体育评论文章后更会加深这种感觉——这些评论认为,中国所有的运动员都来自一个传送带,这里制造出来的都是没有个性、没有灵魂的竞赛者。

  但北京的这些标语跟美国体操馆里“美国加油”的标语或我们这里的英国国旗真有本质区别吗?

  不论询问哪一个参观过北京一流体育设施的西方体操运动员,他们都会告诉你在中国的训练跟别的地方是一样的,中国运动员并不是残酷训练机器的产物,他们只是更加刻苦而已。

  的确,我们在2009年和2010年前所未有地获得参观国家体操中心的机会,我们所看到的与西方传统观念有很大不同。我们是北京奥运会后首批获准进入中心参观的西方摄影师。我想,允许我们参观的决定来自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体育官员带来的新的信心——他们对自己很满意,想要向世界展示其非凡而令人鼓舞的进步。这个从前很少在世界体操赛场上有所作为的国家现在却占据统治地位。人们都有疑问:中国如何做得这么好?

  这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回答的。很难说清楚为什么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训练看上去如此相似结果却如此不同。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我们认为的有悖常理或训练过度的现象——鉴于我们访问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中国教练和队员每逢我们在场时就改变日常行为是不太可能的。

  我们只看到敬业的教练以专业和慈爱的态度工作着,而运动员都很友善和勤奋。

  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的师生间那种尊敬,而西方常见的挑战权威的做法却很少看到。我们有一次看到一名运动员被教练训斥长达一个小时,他就站在那里听着。这决不轻松,但他全盘接受了。

  这名运动员刚刚在伦敦赢得一枚团体金牌。

  我们还能强烈感受到个人的集体荣誉感。教练并没有把运动员当作机器人,而是学会了解每个队员的优势和弱点。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激发运动员最大的潜能。

  当然,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都付出非凡的努力才达到顶峰,但在中国,这种努力要更多一分。比如,女孩们会一次又一次回到平衡木上做相同的动作,直到完全掌握;男孩子在腰腿上负重做手倒立长达20分钟。他们似乎更加努力,在汗水、泪水、笑声和滑石粉中,他们看起来也更有力量,更有决心。

  在我们的采访中,我们与体操运动员通过语言加肢体动作进行交流(他们有人英语很好,其他人只能说个别单词)。同样,我们发现他们与西方类似情况的年轻人没什么不同。他们与教练一起刻苦训练,跟同伴以及我们开着玩笑,并且他们很专注。有意思的是,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他们的个性,而不是训练。

  然后我们看到的是集体感情。不论是帮助训练、给予鼓励、互相激励还是到处打闹,中国体操运动员之间的感情纽带看起来很特别。也许这也是凝聚不同年龄的运动员在一起的原因。但我们也意识到,成功对他们命运的改变比西方选手大得多。

  中国选手并不完美,西方选手也一样。中国选手令人惊叹,西方选手也一样。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人类的进步,不论他是什么国籍、种族或信仰。体育的确能够在不同民族之间架设桥梁。也许,在此刻体育盛会召开之际,铭记奥林匹克精神将能造福奥运会和整个人类。

责任编辑:焦非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中国选手 不是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