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4 17:45:09
今年2月15日,在拉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强调,未来10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拉萨市将坚持整合资源,强力推进集中办学,建设拉萨市教育城。拉萨教育城是西藏首个城市教育集中区,其建设要做到规划科学、布点合理、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力争用3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集科研、培训、教育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园区,使其成为在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教育城区。
未来3年,拉萨市计划把教育城建设成为资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文化沃土;打造成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培养人才的高地;营造成富有生气、环境优美、凝聚人气的生活新区,塑造成拉萨发展的新亮点和窗口。
据了解,教育城选址在318国道以北、拉萨河堤以南、白淀中心路以东、丹青路以西,规划建设用地5000亩。其中起步区用地3286亩。建设思路为一次性控地、一次性报批,整体规划、总体设计,突出近期、兼顾长远,分期建设、逐步发展;统一审核建设方案、单独实施项目管理;园林化设计、小区化配套;多方融资,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
拉萨市教育城采用“一心、两轴、多带、多点”的布局结构。一心:公共服务为中心,也是教育城活力中心和形象魅力地段;两轴:交通服务主轴,纳金大桥跨过拉萨河,解决交通问题;景观主轴沿着人工河系东西穿越规划区,把滨水空间、居住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多带是指多个内部绿带,把教育城内部形成的大小不等的成团的小型绿地有机联系起来,方便人们使用教育城的公共空间,促使大家交流,营造归属感;多点是指多个景观节点。
拉萨市教育局副局长多旺介绍,拉萨市教育城建成后将有3大特点:一是活水融城、有机相生。以教育城周围山体和教育城的生态联系为契合点,将山体和拉萨河景观通过生态廊道引入规划区,主题空间的建筑群依灵活多变的城市网延展与山体起伏的天际线连接,营造出一种源于自然肌理的空间轮廓,使绿脉、风廊和观山的视线畅达贯通,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景观优势,实现与山共融,有机相生的城市发展。二是路景相合、珠连绿带。城市主要道路与各类生态廊道构成景观轴线,在交汇处形成景观节点,构筑起城市中央花园的风貌特征。三是水脉同城、生态共荣。在原有水系的基础上,从拉萨市引入自西向东的人工水系,在教育城内形成一个可流动的的完整水系网络,结合水景公园、滨河绿带和众多文化休闲设施形成蓝绿交织、开合有致的滨水空间。
据悉, 教育城一期入驻项目为12个。室内项目8个,分别为:拉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拉萨市教师培训中心、园丁苑、北京援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江苏援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城卫生服务中心、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拉萨市儿童福利院;市外项目4个,分别为阿里拉萨中学、那曲拉萨第二中学、西藏大学科技园区、自治区社会主义学院。一期入驻项目总投资约为16.5亿元。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
在建成后,教育城将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校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广大师生为本,坚持学校校区、科技园区、居住社区为一体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努力创造最优园区环境、最佳办学效果、最好社会效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一栋栋独具特色的学校建筑,一片片自然生态的绿色景观,一项项细致入微的管理制度,实现校园文化底蕴与园区整体环境的协调共处,充分体现了大气洋气、清新靓丽的校园风格,真正成为宜教宜学宜居的人文生态园。
责任编辑:三扁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