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6 15:48:29
提起“海的女儿”,我们会想起哥本哈根,提起小“尿童”于连,我们会想到布鲁塞尔,提起“开荒牛”,我们会想起深圳,提起“五月风”,我们会想起青岛。
这是一座雕塑与一个城市的相得益彰。雕塑,因城市而闻名。城市,因雕塑而升华。
但当想起郑州广场上的“流氓猪”、刚刚树立就因“太丑”被拆除的乌鲁木齐“飞天”,想起全国各地雷同的所谓抽象派城雕,在啼笑不得的同时我们扼腕叹息。这是雕塑与城市的相互伤害。翻开历史,寻找城雕的本义?!〖钦?高家涛
【城雕之源】皇权或宗教的专属品
这些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真正的城市雕塑应该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城市。
中国是一个雕塑古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描述了雕塑的起源及与建筑的关系——“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 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也。”
早期的雕塑常为建筑的附属品?;虺涑庥诮ㄖ拿恳豢樽┦希虮旧砭褪墙ㄖ哪骋桓龉辜?,并衍化为建筑的某一个局部。如古代建筑的屋顶、屋脊上的仙人、走兽,形成优美的建筑轮廓线。
至于早期的“城市雕塑”,则多用作纪念和祭祀。传说黄帝死后,大臣左彻用木头刻了黄帝像并率领诸侯拜祭,这也许是传说之中我国最早的城市雕塑。再比如,我们今天去北京故宫所看到的九龙壁,常为其精美而赞叹,这亦是城市雕塑的雏形。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雕塑或服务于皇权,陈列于皇家陵园,或服务于宗教,立于宗庙殿堂之间。这些雕塑开始走向作为城市雕塑的第一步。但这些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真正的城市雕塑应该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城市。
何谓城市雕塑?按照百度百科,所谓城市雕塑,意指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它可以在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其背后蕴含着一个城市的人文与历史。
城雕,是一个城市精神的标志,是城市上空的光环。
【城雕之始】 特殊时代的政治印记
烙上殖民与被殖民印记的雕塑与中国文化和民众毫不相干,反成为中华民族蒙受灾难和屈辱的历史证据。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在中国属“舶来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首次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但带有浓重的屈辱色彩。当时,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街道上出现了许多殖民者树立的欧式纪念性雕塑。这些烙上殖民与被殖民印记的雕塑与中国文化和民众毫不相干,反成为中华民族蒙受灾难和屈辱的历史证据。
五四运动爆发后,一批留学西方、思想解放的艺术家满怀救国救民的热情和理想回到祖国,创作了一批纪念性雕塑,以此鼓舞人民斗志、颂扬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至此,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的现代城市雕塑才在中国破土萌芽。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和社会逐步步入正轨,城市雕塑中出现了一批以政治和革命为题材的作品,成为那个时代的坐标。一时之间,造型相似的伟人像、工农大团结像散布于祖国各地的广场上、政府楼前、学校里。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建国初期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浮雕和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的雕塑等,这些雕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上述这些时期,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是缓慢的,而且多集中在京沪穗等大城市,时代色彩明显。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