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4 22:37:06
危机
中国人均读书量不到以色列的1/10,微博阅读往往缺乏思考 有人认为,国人整体阅读氛围正在变淡。是否如此,可以从两个维度解析:横向看,我曾读到过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的人均图书阅读量是4.3本,韩国是10本,俄罗斯超过20本,以色列最多,达到60本左右。从这个层面而言,中国的阅读氛围是属于比较淡的。纵向看,由于历史数据的缺乏,我不好轻易判断。但是有观点认为,自现代出版业兴起以来,国人的阅读习惯就没有被真正培养起来,也就是说,阅读风气并没有所谓的逐渐弱化、淡化,而是一直就没有形成。而当国人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的当下,阅读又被各种更为迫切的需求所挤压,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到人文阅读的风气,以我编辑人文社科类图书的经验和感受来看,确实比十几二十年前淡。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三联书店出版的《悲剧的诞生》、《存在与虚无》这样的学术著作可以卖到几十万本,《傅雷家书》更是卖了150万册,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人文阅读的时代,我觉得真的已经远去了。除了氛围,还有阅读深度的问题。以微博为代表的数字阅读,将传统阅读逼到了更为严峻的境地。现在一些人有了博客就不看书,有了微博连博客都不看了。但需要警惕的是,微博大多止步于提供信息,而较少涉及层次更高的知识、思想和理论,对于个人修养的促进作用有限。同时,微博阅读以浅阅读和快阅读居多,由于缺乏思考,自然也不会有太多收获?! ?br />
成因
读者心态功利化、文化消费娱乐化,出版社出书重量不重质 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阅读?;?。形成阅读?;脑蚩梢怨榻嵛礁觯浩湟皇切奶墓涠俏幕挠槔只?,这两个原因都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有关??焖俜⒄沟纳缁峒蟮胤岣涣宋镏驶肪?,也激发了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求,心态变得功利,而忽视了精神的深度。在文化层面,现在居于主导的是消费性的大众文化。如今的电影,已经很少能看到严肃的、探索性的艺术电影,满眼都是商业大片,因为票房已经成了最重要的指标。日益兴起的互联网更是一片娱乐的洼地,电子游戏、娱乐节目铺天盖地,牵扯了人们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让人无法静心阅读?! 〉比?,阅读?;男纬?,出版人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曾经说过,新书一半不用看,是由于好书太少,原创匮乏。新书选题经常撞车,内容大同小异?;褂幸恍┏霭嫔涛俗图父鋈四阋痪湮乙欢蔚卦苁?。在书店里经?;岱⑾终庋睦椋槔蹦衬?、水煮某某、戏说某某等,简直就是在浪费读者的生命。 为什么一些出版社会沦为垃圾制造厂?评价标准过于偏重产业是很重要的原因。强调收入、盈利、市场占有率等要素,追求规模却忽视质量。现在全国有20多个出版集团,已经有七八家都上市了,剩下的有不少在排队等待上市,好像不上市就没法发展、无法生存了。经济贡献绝不是出版社最重要的作用。拼产值,全国582家出版社一年的利润之和抵不上中石油的零头,但是像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这样的出版社所作出的文化贡献,是几个石油公司都比不上的。因此,出版社不该以己之短、搏人之长。
破局
借助媒体、政府推广阅读,打破学??颇勘诶荨⑶炕宋慕逃?/strong> 在读者、出版社或多或少都被一些不当取向裹挟的情况下,该如何改善阅读风气? 媒体是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影响的媒体应该多开设一些推荐好书的栏目。很多电视台虽有读书节目,但播出的时段不太好,没有什么观众,只是点缀。如果把阅读栏目当作公益项目,把它放到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或者报纸的重要版面,将能有效地推动阅读风气的形成?;褂泻芏嗾棵派踔凉僭倍级ㄆ诓欢ㄆ诘赝萍鐾际椋仓档眯Х??! 〔还?,我更看重从改善学校的阅读环境入手,进而让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更浓。现在的学科分化越来越细,不仅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完全分家,就连在人文社会科学里面,人文和社科也开始分家。所以,现在学生的人文阅读非常有限,即便是经济学、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常缺乏人文素养。所以大家都在感叹,年轻的知识分子已经变成了技术知识分子,失去了人文精神。王蒙在上世纪80年代曾写过一篇文章,探讨当代作家的非学者化问题,认为中国的新一代作家和20世纪初的作家相比,文化功底、学术修养都大为逊色。所以他大声疾呼,希望作家要做学问,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对于现在的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则是一个非人文化的问题,而不是非学者化。知识分子要有人文素养,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因此,我呼吁学校要大力提倡通识教育,打破学科壁垒,沟通文理,培养学生的人文兴趣。比如教育部可以将中国文化课程列为必修的基础课,就像英语和政治一样。总的来说,希望国人能够克服功利主义,多一点无目的、休闲的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用阅读来考一纸文凭、用来讨生活。至于如何选书,我建议读两种书,一种是经典读物,看那些影响过历史和现实、已被证明的经典,相当于补课;另一种是时下有口碑的书,这种书有着较强的现实感,对我们思考现实问题有益。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