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1 11:02:29
黎平三龙“百里侗寨”文化旅游迎来开门红
黔南师院音乐舞蹈学院216位师生再次探秘侗族大歌发源地
黎平三龙侗寨
文/ 侗族文化学者
(三龙侗族文化研究专家)吴文清
随着“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三龙百里侗寨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不断的完善,文化?;び氪械牧Χ戎鸾ゼ忧浚岸弊宕蟾璺⒃吹匚幕放埔踩涨飨炝?。
2016年4月19日三龙百里侗寨迎来了黔南师院音乐舞蹈学院216位高校艺术生亲临三龙侗寨考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三龙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是侗族大歌创作基地,是一所侗族民间艺术大学。这次黔南师院音乐舞蹈学院再次选定三龙侗寨“侗族大歌”为田野采风考查研究课题,证明三龙侗寨民族文化底蕴渊源。学院进一步让艺术创作更贴进生活。全体师生真正领会到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河水,一旦离开人民群众,文化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从人民群众实践生活中吸取营养。
这些黔南师院音乐舞蹈学院领导们、艺术生们做到了,也真正激发师生创作激情和灵感,到侗族大歌创作基地去找灵感,用侗族大歌元素创作更和谐的天籁之音。这次大学艺术生们亲临三龙侗寨体验民风、民情,聆听三龙原声态的侗族大歌。《八月歌》、《我不想老》、《每唱之歌都在呼你》、《四耶祖传歌曲》、《大山美好》等民族风情表演,大学生们把优秀的文艺作品带给了三龙侗寨人民群众。艺术源生活,更应高与生活。与三龙侗寨人民群众同台演出,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让人民群众看到了美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梦想!让他们在歌唱中受到了教育,他们还采访了三龙百里侗寨侗族歌唱家吴玉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歌师吴恩兰、吴义梅、吴国莲等。
同时还考察三龙小学民族文化进课堂,三龙小学是培养侗族大歌的摇篮,侗族大歌从起源至今已经有二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了,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三龙小学把侗族大歌进入课堂是迎合时代的发展,是落实加强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学校有侗族童生和唱团,黔南师院艺术生们深入课堂听起民间歌师课堂传授侗歌,三龙小学侗族童生合唱团为黔南师院全体师生演唱侗族童歌《小米歌》、《探外婆》、《嘎为定》、《侗乡春色》、《惜少年》、《大山之声》等童歌。这些蕴含侗族村寨山光水色,跳动着侗家人纯朴感情的歌曲,让大学生们感到耳目一新,深受全体学院师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学院艺术生们还为三龙小学民族文化进课堂扶贫(五千元)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经费,他们为了更好的让三龙小学传承侗族大歌,献出爱心,现在侗族大歌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年青人外出打工,所以侗族大歌正面临着?;J谴?、保护侗族大歌最好的阵地,但是也面临困难重重,侗族大歌传承和?;け匦氲玫缴缁岣鹘绨娜耸抗匦暮桶镏?,今后黔南师院音乐舞蹈学院把三龙侗寨侗族大歌作为定点研究课题,帮扶三龙人民群众指引走民族文化产业旅游之路。
保护传承三龙侗族大歌整合优化三龙文化资源,为三龙侗寨人民搭建一个平台把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相信她会红在山里香飘山外,让这朵永不凋谢的山花世世代代绽放在侗乡的土地上。大歌的和谐之声,感动了黔南师院音乐舞蹈学院全体师生。(她他)们临走前纷纷邀请三龙侗族姑娘拍照留念。
这次黔南师院音乐舞蹈学院到三龙侗寨考察侗族大歌是整个侗族村寨有史以来历史之最。也是黎平县实施“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以来,第一个到三龙百里侗寨考察侗族文化最大的团队,该团队的到来让三龙侗寨侗族文化旅游开发实现了开门红,也标志着我县“百里侗寨”精品旅游路线逐步走向成熟。也是更好地为三龙侗寨侗族大歌向外宣传大好时机。更好地把三龙“侗族大歌发源地”这张名片推向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