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绝版佛经藏身安岳摩崖经窟 ?;び鍪澜缧阅烟?/h1>

2016-12-19 10:20:13

字号
最早卧佛院石经的刊刻年代属于盛唐,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佛经石刻。最大卧佛沟是迄今国内发现最大的摩崖经窟。最绝藏经洞内的《檀三藏经》是现存佛经中的绝版。12月中旬,资阳市旅游局重提安岳石刻申遗。

藏经窟内密密麻麻刻满了经文,由于年代久远,佛经正在遭受风化、渗水等世界性难题的侵蚀。

为了防止人为的破坏,当地政府修建了铁门将藏经窟?;て鹄?。

藏经窟内的经文正在遭受风化、渗水等世界性难题的侵蚀。

一号藏经窟窟深2.8米,宽2.3米,高2.1米??吣谌诳叹?,经文大多已经风化,现存约1万字。

最早卧佛院石经的刊刻年代属于盛唐,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佛经石刻。最大卧佛沟是迄今国内发现最大的摩崖经窟。最绝藏经洞内的《檀三藏经》是现存佛经中的绝版。12月中旬,资阳市旅游局重提安岳石刻申遗。随即,安岳县文物局表示,2017年初,将恢复安岳石窟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称力争2017年底前将安岳石窟挤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2月14日,资阳市安岳县城北40公里外的卧佛镇卧佛沟,67岁的文管员吴忠富得知消息后,喜忧掺杂,“希望能够尽快实现。1982年发现这里的石刻经文有40余万字,风化后,现在能看清的估计只有30余万字?!蔽庵腋凰档氖叹模挥谖苑鹫蛭苑鸲悦娴牟鼐?,那里约800米长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有55个藏经龛窟,其中《檀三藏经》是现存佛经中的绝版,但面临风化这一世界性难题,至今尚无有效防治措施。绝版佛经

藏身国内最大摩崖经窟

卧佛沟因为国内最大的一尊唐代卧佛而得名,与其相对则是55个藏经石窟,其中有4个8平方米左右,里面看不到一尊佛像,终年铁门紧锁。12月14日,文管员打开锈迹斑斑的铁锁,盛唐气象跃入眼帘:唐人娟秀、遒劲的小楷从上而下爬满岩壁,飞天在经文中飞舞……唐时工匠们留下的满壁经文石刻,竟如雕版印刷一般精美、工整。今年81岁的唐承义,1982年当上安岳第一任文管所所长,钻进石刻研究至今,成为当地有名的“土专家”。他介绍,这里开凿的55个藏经龛窟,已具雏形或竣工的43窟,空经洞1个。1982年时,文管所发现保存完好的15窟,佛经刻字面积152平方米,清晰可辨的共20余部70余卷40余万字?!氨本┓可角揭灿芯鸥隹淌鼐?,约5000万字,但是刻于石板上?!碧瞥幸逅?,他与国内专家走遍丝绸之路上的所有石刻,最终得出结论:卧佛沟是迄今国内发现最大的摩崖经窟,与北京房山石经,可谓是一北一南两座“中国佛教艺术宝库”。附近的居民介绍说,唐三藏与孙悟空到西天取的经,就保存在这些经窟中,其中便有一部《唐三藏经》。唐承义说,这里确实收藏了盛唐时期民间最流行的所有经典,但经窟中只有一部《檀三藏经》,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听成了“唐三藏”,以为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文和统计发现,《檀三藏经》是我国现存佛经中的绝版。最早经文

唐石刻惊现现代简化字

唐承义介绍,卧佛院石经的刊刻年代属于盛唐,刻石上有“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8年)二月刻”的字样,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佛经石刻。此外,还有“唐开元十七年”、“唐开元二十一年”等题记,可以看出,刻经是一个巨大而又历时较长的工程。而且,经目中的《般若波罗密心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等是玄奘译经班子传下来的最早的版本?!澳ρ率蠊そ诚瓤涫撸テ窖冶诤罂绦淳?。”唐承义说,相比房山石刻,卧佛院摩崖石刻工程量更为巨大,耗时也更为漫长,在中国极为罕见?!案婀值氖?,经文中出现了4个现代才有的简化字。”唐承义说,经文中简化的汉字“无”“义”“万”“个”,唐代应该为“無”“義”“萬”“個”,简化字为什么在唐代出现,至今未有专家作出满意的回答?!罢庑┘蚧志呛笕瞬箍??!碧瞥幸逅?,因为它们多次在整篇经文段落中出现,书写风格、字形大小与其他文字完全一样,不存在任何补刻的痕迹?!澳训捞拼涂技蚧鹤??并且简化得如此科学合理,令人难以相信。”风化渗水

30多年已模糊约10万字

最大的4个经窟,并排相连。隔着铁门可以看到,标着“46”号的经窟内,石壁上身处的水渍结晶,角落里分布着大块大块的白霉。4室相连的经窟石壁上,均大大小小分布着拳头大的坑穴,最小的经窟还被凿去高近2米、宽不到1米的门?!罢馐且桓龅ド砗旱奔揖幼≡斐傻??!蔽庵腋凰?,1958年,4个经窟被一个叫吴亭华的单身汉住家,猪圈、卧室、厨房、茅厕,4个经窟恰好够用。吴亭华可能觉得岩壁上的经文不怎么美观,费尽气力铲掉一些。为了方便喂猪,他还在猪圈与卧室间开凿了一扇小门。空荡荡的经窟不能带来安全感,他又在门口的佛龛上凿了几个大洞,装了一扇木门。就这样,吴亭华在这里这一住就是5年,4座唐朝经窟,就这样毁在了他的居家梦想中。走进经窟,霉味扑鼻而来,46号经窟石壁上的经文,被黑色的霉菌覆盖。“最怕连续阴雨天?!蔽墓茉蔽庵腋凰?,这样的天气,导致渗水和霉变,几乎无法解决。风化最严重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窟外密密麻麻遮盖的藤蔓被去除后,“经文开始大面积起泡和脱落?!本萏瞥幸褰樯?,1982年发现经窟时,估算统计出来的清晰的经文字数为40余万字。经过30多年的风化,现在能够清晰辨认的为30余万字。重提申遗

德专家团队参与?;ぱ芯?/strong>

安岳县文物局局长刘毅说,安岳石刻文物众多,级别很高,但是面临风化、渗水、裂隙、危岩等难题,?;つ讯却?,主要是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

“面临风化这一世界性难题,?;すぷ骰故窃诓欢咸剿鳌!绷跻闼?,安岳县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安岳石刻考古调查;与德国海得堡艺术学院合作,专项开展卧佛院刻经研究。

卧佛院文管员吴忠富说,来自德国的专家在卧佛沟住了3年,“他们的技术解决了崖顶排水问题,但治理风化还是没有有效的办法?!?/span>

目前,德国海得堡艺术学院专家团队已经推出卧佛院石经专著,“已经出了两卷,每卷定价1000多元,对经文内容是一种挽救性保存?!崩衔墓芩ぬ瞥幸逅怠?/span>

刘毅说,为加大对石刻的保护,2003年,安岳石刻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进展不大。2016年,该县重启安岳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拟聘请省、市专家进行评审,力争5年内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