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0 16:56:47
当30套现代时尚与传统刺绣巧妙搭配在一起的定制服装,80多套来自河南的高档服装,被30名国内知名模特一一呈现在新疆哈密人面前时,不仅震憾了所有现场的观众,就连参与刺绣的哈密绣娘热娜古丽•素批也连连称奇;“从没有想过我们多少年只在家里床边绣的花,也能为高档时装增添档次?!?/span>
这场名为2016中国•哈密丝路新韵高级时装发布会,这几日让哈密市民们享受到一场传统+时尚、密作+文化的饕餮视觉盛宴。哈密市文化馆馆长崔建兵介绍,名为《心花怒放》的30套时装是由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与上海秦旭高端设计团队一起精心打造的。手工刺绣都出自哈密本土的十几位绣娘之手,曾在今年的巴黎时装周、上海时装周亮相。哈密市传统工艺工作站是今年3月国家文化部设立的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和繁荣哈密维吾尔族刺绣。
打造“国际职业工装加工基地”、“民族服饰产业基地”和“一带一路”国际时尚服饰驿站,这是哈密市依托资源优势,成本优势,政策优势,借助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大省优势,依托业已形成的“密作”品牌效应,高起点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新实践。
哈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建勇介绍,哈密服装制造业已初具规模,而且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截止目前,哈密纺织服装企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共300家,其中民族传统刺绣230家,年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已形成年加工棉纺12万锭、服装年加工200万件及民族绣品100万件的规模。
今年7月初,时尚界著名的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开幕酒会上,来自中国的高级定制作品《花开了》吸引了嘉宾和行人的眼球,这件礼服腰间别致的手工刺绣尤为惊艳。其刺绣工艺就来自于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哈密市五堡镇的绣娘热娜古丽•素批。
河南对口援助的大潮中,“造血式”产业援疆无疑是哈密纺织服装产业最值得借助的“外力”之一。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介绍,河南省服装产业连续5年高速增长,增幅每年都排全国第一。过去5年间,河南服装产业创造出7个中国驰名商标、50多个河南著名商标、50 多个河南名牌产品、12家企业入选全国服装分类百强企业,形成中国女裤第一大产业集群、中国中老年女装产业集群。河南纺织服装企业走进新疆,投资新疆,在“棉花、棉纺、棉质终端产品”及牛皮羊皮到劳动防护用具、皮鞋、手套等方面狠下功夫,拉长产业链条,延伸利润链条。
“经过实地考察、分析,我们认为职业工装是哈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最科学、最捷径的首选方向。这是整个中国职业工装的短板,同时也是机遇,这为哈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李刚说。
此次展示活动中,共有16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5亿元。主要涉及服装代加工、棉纱销售、刺绣产品销售、联营合作等方面,是哈密市对外签约服装项目数量最大、金额最高、种类最多的一次。哈密行署副专员张红光表示,这是把哈密打造成为“国际职业工装加工基地”、“民族服饰产业基地”和“一带一路”国际时尚服饰驿站”的第一步,哈密在服装产业方面的优势定会越来越明显。
图片说明:2016中国•哈密丝路新韵高级时装发布会现场。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