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 10:13:25
图为神农溪重现古老的拉纤场景?!〗嗔铡∩?/span>
“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一首《纤夫的爱》红遍大江南北,男女歌手站在神农溪边拉纤对歌,是几代人记忆中的场景。20多年过去,长江流域还有纤夫的身影吗?此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文艺家从重庆辗转赶到湖北省巴东县,走近那条古老的河流—神农溪。
立冬时节,溪谷里凉风阵阵,纤夫们却只穿条裤衩在水里蹚。“师傅,加条裤子吧,别冻着?!庇慰驮诎侗呷八底?。61岁的老船工张泽虎冲着大家一笑:“不妨事的,纤夫不怕冷。”
图为船遇浅滩,纤夫也会下水护航。 蒋青琳 摄
张泽虎神采奕奕的眼神、中气十足的声音以及硬朗的身体让人很难将眼前的老人和61岁的年龄划上等号。老爷子从16岁开始当纤夫,“小时候我们住在江边,看见很多船在江里跑来跑去,还有人在大声唱‘歌’,就喜欢上了船。16岁时,为了生活,也因为喜欢,我当了船工,也是纤夫?!?/span>
张泽虎介绍,对于当时在船上讨生活的船工来说,多是十来岁就上船做工,从普通纤夫做起?;榈愕?,学会看水路、看风向,慢慢当上头纤或“号子”、桡工舵手。
湖北省巴东县旅游局副局长彭峰说,1975年之前,从湖北巴东县城到沿渡河镇,中间是无数的高山,一直没有公路。神农溪成了内外运输货品的最主要交通线,能完成这一运输任务的,只有被称作“豌豆角”的小船。
“在最多时,神农溪上有100多艘来承担这种货物的运输流通,每艘豌豆角一趟能载1.5吨的货。”彭峰告诉记者,在江北三四万人的日化品全仰赖它们,山里往山外运农产品,生猪、玉米、红薯等,山外往山里运进工业品,盐巴、布匹、火柴、肥皂等。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工具和劳动方式的改变等多种因素,木船在神农溪停用,加之长江三峡建坝蓄水,峡江险滩暗礁没入江底,纤夫们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霸诿媪傧赂诘那榭鱿禄鼓苷业叫碌哪鄙纷?,依旧干回拉纤老行当,还是很开心?!?8岁的宋秀全说,过去是拉来往的货船,如今是拉旅游观光船,没了以往的沉重与辛酸。
图为纤夫们奋力往前拉?!〗嗔铡∩?/span>
据悉,今年“五一”以来,三峡纤夫拉纤的历史风貌在神农溪上得以重现?!白匀痪肮勰芄晃慰?,特色浓郁的地方文化能够留住游客。因此,我们在江边一些景点开设了游船拉纤体验项目,重现古老的拉纤场景。游客可以乘船看纤夫拉纤,也可以亲自体验。”彭峰说,拉纤项目让游客直观感受巴东的人文历史,同时增加游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纤夫文化要传承、要发扬?!敝泄餍嵩?、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向求纬感慨说,“虽然时代变迁,已经不再需要纤夫们走木船、机动船运送物资,但纤夫这种坚韧不拔、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应该通过表演形式给表达出来,让更多人了解?!?/span>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