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6 10:30:32
记者25日从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获悉,2010年至今,该中心已抢救性地访问了与天津市非遗项目有关的传人与亲历者92人,其中京津两地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人。
为了对非遗项目进行传承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抢救性记录工作,并将抢救工作命名为“走近大师”。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母敝魅窝钗慕樯芩?,中心通过调查,在2010年开始对高龄的传承人进行信息采录。随着工作的深入,采录范围逐步扩大,抢救性地访问了一批与天津市非遗项目有关的传人与亲历者。采访中,兼顾了个人经历的纵向时间与项目发展的横向时间。同时,为使采录对象更加生动,对他们的部分生活状态进行了追拍、对史料进行了翻拍。
杨文告诉记者,在这受访的92人中,75岁以上高龄的47人,目前5人已故去。每人受访时间均在3小时以上,总时长近400小时,照片5000余张。
“传统文化的兴衰面临着‘年龄’的巨大挑战,为防止‘人走技失’,全面记录传承人的相关信息已经刻不容缓,而抢救性录制工作就是尽可能地给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资料?!毖钗乃?。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