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3 10:29:14
跋《田玉洁将军》口述史出版
李 铠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本人才疏学浅,身为优秀传统蒙学教育范本《弟子规》原作者,清·康熙秀才、山西省新绛县城关镇人氏李毓秀夫子的嫡传后代世孙,从小就受亲长教诲,读书“要读好书”,做人“要做好人”,做事“要做善事”,在家”须尽孝“,在世”须尽忠“的家风训育。窃以先贤教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做大事“,”不做大官“为座右铭。愚以为:学是文化,习是觉悟。学是智慧,习是修行。不知史,不足以明事。不知人,不足以阅世。人之所以有智慧,在于不懈地与前人、古人、贤人对话。青灯古卷,一阅100年。学界宗师,一示300春。隐身林下,一悟500载。庙堂佛庵,一识800秋。毕生修参,一得千年观。
如果说读书是为了成就自己人生的小格局,著书则是为了成就社会发展进步的大格局。
滋润养育自己的精神与心灵,读书就是最好的方法和营养源。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指出,人是表现为言谈的存在者,言谈背后是人的生活家园;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学会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是每个人都面临的现实考题。学会以审美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并选择值得拥有的生活方式;通过清醒的自我调试实现与自我的和解、同群体的交流和对社会的融入,拥有丰盈的精神家园和强大的内心世界。
口甲着黑茶,面前就是这本翻开还散发着打印粉末香味的《田玉洁将军》书稿,本书中记载了田玉洁将军一生的豪迈、悲壮,民国陕西岁月的苍桑,平淡中透着冷静、孤独中显露担当。远去的事件中发散出许多溢于言表又不可名状的英雄情结,读来令人感动,莫名的就泪溢眼眶。
1
从《田玉洁将军》一书中,我们可以读到田将军遗族不忘初心传家风??梢远恋剑笕瞬煌跞搜в⑿邸?梢远恋剑煌跏麓蟮烂?。从此书,我们可以再一次印证本人在5年前主持辛亥革命后裔陕西联谊会所编撰之《辛亥百年陕西纪念文集》时所首倡、创议之中华民国史之历史分期:以1894年-1910年为辛亥革命准备期;1911年-1917年为辛亥革命进行期;1918年-1928年为辛亥革命后期。(具体论述祥知请参阅本人所编著洋洋600万言《辛亥百年陕西纪念文集》一书所载。)在此之前,由于民国历史至今未见有学者专家将其划分阶段、分期。致使这段历史的文献研究,文献解读,历史解读,使后人颇感有极大的障碍。幸而我用本人创立的“民国历史分期法”为依杖探究对民国历史的认知,窃以颇为贴近“真、确、实、充”之学术方向,对民国史的研究又人性化、多元化、科学化的迈进了一步。而此书的出版也可谓是我之学术新见解的一次实践和成果。
本人从阅读《田玉洁将军》口述史佳著中颇有所得,在此不愿以秃笔赘说一叶障目,请读者诸君展卷细读,当有大收获。我只将近几年来本人对民国史研习中的一些心得报告给各位读者,以求指正,以求分享,以求悦读的快乐。
社会每当到了重要转型期就会出现:文化认同、历史认同、思想认同、社会认同的情怀和氛围。使得人们不得不认真地、严肃地去追寻往日的历史足迹,以期正确全面解读昔日的人和事。重新发问,考量往日故人、故事的对与错,是与非。
由于历史文化传递方向的失迷,文化的承继功能因此受到极大的抑制,从而造成道统的断绝。直接导致现代社会人们之价值观紊乱,甚至出现史事不明,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好坏不清之混沌局面。
每个人看历史、读历史、都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判断,当然也就有了局限性。近半个世纪以来,国运多舛,历史成了一只被人任意装扮和粗暴打磨的“哈哈镜”,在变形中成为无知的人们以历史作为“自娱娱人”的“变形金刚”与“消费历史与文化”的借口,淡忘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初事,当然也淡化了当年壮志凌云的初心和为了践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而为人民服务的先贤精英们那些初人。
如此,在错误的历史观,历史事件的误导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传承断
2
裂,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萎缩消减,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被割裂消失。当年亲身经历往事的几代人,百年之后,面对谜一样混沌,雾一样霾的近代中国史,我们的后人将何以自处,何以从历史中吸取我们前进的智慧和发展的力量!
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虽严峻却又紧迫,虽重大却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近百年以降的“口述历史”陆续问世,就成为每一个国人唤醒记忆、尊重历史、缅怀前贤,继往开来的最有力的武器与最可行的利器与方法。
为此,我们每个中国人,活在当下,先要有“当仁不让”的文化意识,要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文理念。使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自信,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脉系万代。让中国人做一个善于独立思考,乐于独立判断,得以正确认知,准确记载,以小佑大,以正补偏,使每位国人生生不息,世世代代予以“正知、正行、正气、正为”,做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中国人,而绝不做“文化汉奸”与卖国的、割地的、赔款的“中华民族汉奸”败类。
中国人的美德和传统文化的哺育,均可在历代的精英、先贤人物身上得到全面的验证和体现。
做中国人,一定要对历史有敬畏心,做个好中国人更要对先贤有尊崇心。
孟子讲:人生有三乐,其中:“父母俱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应是国人朴素快乐的根本追求。
历代先圣教导的这一切,各位读者可于细读《田玉洁将军》之口述历史一书时,自可从中悟出。
忆往昔诸先贤先烈,闹革命,舍身家性命,为天下苍生,功成不计、不争浮名、不求私利,唯以“天下为公”而己。做事获酬从不令不义之财偏中取,不仁之事放胆作。而眼下一些人,为子不孝,为民不忠,为官不廉,为师不敬之种种怪象,令人万难容忍。缘此,我们应安心、静心、淡心,从历史中找根由,觅良药,寻解社会百端不正之风遇难化险之“法宝”。
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人类底线,文化底线,不当汉奸,无论是卖国汉奸、文化汉奸、经济汉奸、我们统统不当!
3
中华古代典籍《中庸》中所说:“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谓之“孝”。本书作者田张厚先生乃一孝子,他孝亲、敬长、学贤。将先贤祖上,近代辛亥革命先贤,爱国将领田玉洁将军的史事口述记录、留作后人纪念传诵的故事和学习效法的楷模。
中华民族历代先贤处世、待物,创业忠国、建功立业的超高智慧,对于我们今后提升、改造自身,改善社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对世界和平、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都会因我们的努力,以及近百年之“民国这段口述史”的一部部佳著面世,而具有更大的启迪和推动。
孔老夫子有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需时时自醒铭记。
2014年11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在与有关学者专家代表的座谈中,习主席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有精,去伪存真,因势制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重温习主席此番讲话,我认为《田玉洁将军 》口述历史著作所传递的正是这个核心意思。以一个地区、一个领域,一个精英人物的口述历史为“麻雀”,解剖之下,使后人对民国史进行深入新解读,更加彰显现代价值。
田玉洁将军虽然人生只有短暂的44年,但他在陕西近代史上为国家、民族、民众、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却与日月一般万世辉映。至今仍有陕西关中渭北一带年过古稀的老人,谈到田将军时,仍是饱含尊崇与敬意。
田玉洁将军之人生,可谓是轰轰烈烈,正正气气,忠忠贞贞。他读书虽少,却忠义满腔,曾背负遇难被害的辛亥革命陕西元勋井勿慕大将军遗体从兴平归葬富平故里。他智慧盈身,在反击北洋军阀围困西安孤城时临危受命,不辱其使,配合杨虎城将军与李虎臣将军为声援“北伐革命”而坚守西安8月,在国共两党的并肩战斗下获得西安孤城解围的最终胜利。他为革命甘受委屈,率部东征西战,从容周旋各方势力之间。他忠肝义胆,勇冠三军,攻城守堡,冲杀在前。可惜,革命成功未竟,将军含恨辞世。
4
田将军所遗留之家风,映照后人,其子孙辈,多读书成才,创业有成,光大田氏门楣。其长孙田张厚先生大学毕业,投身农业科研,成为陕西省著名农业专家,高级农艺师,是陕西省第 届党代会代表,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辛亥革命后裔陕西联谊会副会长。其侄孙 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富平老庙鼓乐的代表性传承人,为民族文化的自信而坚守,忘我奉献,他们实实是田将军的孝子贤孙。田将军不死!田将军的未意事业,幸有好儿孙继承。
此部《田玉洁将军》口述历史著作的问世,就是让文学发挥端正人心的力量,“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正是我从此书中读出的深切内涵。本书的写作,也显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对历史的正视与作者雄厚的文化积累和不俗的文字功力。虽也有一些“白玉微瑕”之不足,但仍不失是一部可使众多读者开卷有益的好书。足可验证:只有在真相面前,良心才是良心,公平才是公平,公正才是公正的文史解读原则。
本书作者,广引资料,书分九编,将田将军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及革命经历与生活感悟娓娓道来,语言平实,纯真,给人以朴素的感动。当下通观文坛,各类体载的文学作品:“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财经文学,美女写作,官场文学,反腐文学,红色文学,网络文学,穿越文学,志怪文学,清宫秘史、盗墓、修灵,“名目繁多,而独独近代百年的“口述历史”之对历史的个性化,真实性记述太少。很难令人们回顾审视这段与我们当代人最息息相关可资鉴镜的历史。假使我们不知过去,遑论背叛历史和初心,就连什么是真实的历史和初心都不知道,何其悲也。
让我们这些当年先祖跟随孙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公的精神,推翻封建,创建民国的辛亥革命先贤后裔群体,挺胸担当,仗义执言,群策群力补上“民国口述史”编著、出版,阅读这一课。使我们都能拥有辨思的能力,强大的内心,宽广的胸怀,仁义的善行。让先贤的故事教会我们对文化与历史的多元认知与包容,对英雄的无比尊崇和激赏。对当下“数典忘祖”“ 欺师灭祖”“ 道德沦陷”之丑恶社会现象与行径做一次深刻的反思,猛烈的反抗。
在当下芸芸众生忙于追名逐利的社会中,人生价值的认定与标准被歪曲成了“ 金本位”。常常是某些人为了追求物欲,为了自己感官上的刺激与享受,而忽视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忽视了开发心灵智慧的享受,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曲解历史,歪批历史人物之种种恶习 ,扭曲吞噬了人们的良知和灵魂。
5
在当今重振国威,重视国学的呼唤下,为教国人养成读书风气,不排斥、轻视自己的文化,不贬抑自己的传统文化、不曲解自己的历史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虽然一时半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构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社会财富增多了,道德却沦落了,几乎是反方向而行。我们今日要重建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路程,是漫长的相向而行之艰途。不但每位文化人,知识人是担当主体,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担当主力。从我做起,就是要向本书作者田张厚一样,先需整理记述回顾先贤、先祖、先辈的百年口述史,再梳理我们的思想、举起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这柄思想大旗和知行利斧,为我们“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辟出一条金灿灿,光闪闪的“中国梦之大道”。
近年,我常在想,我们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价值体系中,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体系,文化创新力,文化表达力,文化渗透力,文化感召力,文化影响力······。
本跋文乃是我应田张厚先生之再三约请,忙里偷闲于2017年鸡年春节之七天假日期间,适女儿曼曼、女婿小明携爱孙吴浩橦归里省亲,留我一人在家中闭门造车所急就而成章。2017年1月30日与我共同倡议创设“华夏乐府”学院,使“国乐”上位,重建中华礼乐文明,祈传统音乐 机构 “乐府“音乐文化教育体系完善创新之举的中国当代音乐教育领军专家,谢嘉幸教授从网上传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文件下发适时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紧要性(因鄙人不懂电脑,仍属于原始手工写作族,落伍之下,只能待春节假满,办公室王翠主任上班才得以从电脑中下载阅读全文)。东风浩荡之下,《田玉洁将军》口述历史著作出版刊印,可谓正当其时。正如俗话所说:“禾苗生成遇春雨”。实在可谓是一部应时而诞,应命而生的一部“幸运书”。此书之问世,于社会文化有幸,于陕西近代史有幸,于乐于阅读的世人众生有幸。
诸君可知,忘记了历史,历史虚无主义就会浸入社会的肌肤,摧残人们的良知。近年常见有人打着“质疑”“ 还原”“ 解构”的所谓学术研究幌子,丑化诋毁先贤先烈,腐蚀了国家和民族、民众的共同记忆,长此以往定会破坏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精神价值判定和认知?!懊鹑酥?,必先去其史”,如果一个国家光荣的历史、英雄的人物可以 被心怀鬼胎与无知的人肆意毁谤,这个国家的整体历史也将因被扭曲和虚无而使国家走向消亡。
6
在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中,陕西省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与事迹,正是这些英雄与事迹凝聚见证了民族感情和历史记忆,可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和组成部分。正是国家与民族借以自立自强于世界之林的民族精神内核。要正确讲述历史。培育民众正确的历史观,是我们每一位史学家和文化人的责任和义务。是民众维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终极择抉。
不可讳言,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转型变化,各种思潮都在经受历史的考量。有关“革命”的话语仿佛因其不合时宜而深深淡出人们的视野。当年为了中华民族崛起,中华振兴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思想和壮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被人们有意或无意的遗忘,甚至被“妖魔化”,令我辈何其伤痛矣!
如今,我们就是要借助丰富的民众、先贤、先烈后裔的“口述历史”的记录,使我们还原真实的历史。以历史的回归安放我们那不知所措,彷徨多年的初心。
在此,我要大声疾呼:伟大的辛亥革命精神不朽!伟大的辛亥革命先烈、先贤永垂不朽!
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力,首先来自厚重的历史和他延绵的传统。是文化与历史的厚重积淀使我们养育培护了有社会责任,历史担当的民众。如不坚持古为今用,百花齐放,就难以推陈出新。文化不创新,何来民族精神和民心吸引聚积。又如何能打造和谐社会,幸福人生,美好环境,和平世界。
让我们振奋精神,敞开胸怀,睁圆眼睛,鼓足勇气,即从手中、脚下做起。为了我们活在当下的自己,也为了万千子孙的未来。我们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历史故事,人物故事。坚守中国文化自信,传承先贤革命精神。
我期望,象《田玉洁将军》这样的口述历史佳作多点,再多点。我拭目以待,翘首以盼。
作者:李 铠 博士 辛亥革命后裔陕西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
2017年2月3日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