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15:07:53
《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
最近,由于《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三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了,就有不少人刨根问底寻找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无论是节目的制作水准,还是节目的深远意义,都毫不吝惜溢美之词,也有甚者干脆将此总结为文化类节目迎来春天等大趋势,“清流”一词从此便成了文化类节目的代言人。而文化类节目的火爆,成为荧屏上一股“清流”,归根到底还是内容过硬。
这三档节目在当下电视环境中处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各成一体,相继火爆只是时间上的巧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优化了人们的时间,提升了人们在单位时间内对于时间的使用效率。
《见字如面》从开播起即被称作一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节目。从表象上来看,观众的热情在于嘉宾华丽的表演和对家书本身私密性的窥探之心。但实际上,《见字如面》的观众可以花上60分钟的时间得到别人6个小时、甚至6天也无法得到的历史知识。在张国立、王耀庆、何冰等嘉宾的表演下,你深切地理解了各个朝代影响中国大事件的家信,同时通过许子东和杨雨更深层次的解读,还原了当时的情境,同时将历史与现实打通,获得了无可估量的内在提升。
你懒得去翻历史书,懒得去整理历史大事件。好,《见字如面》的导演关正文看到了这一细分市场,他说,你不用去翻书,我和我的团队帮你去读书,用每期60分钟的时间把干货给你整理出来,何愁不火?
《朗读者》首期节目一开场就是濮存昕,他读了老舍的《宗月大师》,送给改变自己命运的医生。这个节目一经播出也火了。在《朗读者》的概念里,“朗读”和“者”都很重要,“朗读”让观众听到了一本本好书,一段段好书中的经典篇章,“者”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者当时的心路和文字的质感。
你不知道什么书值得去读。好,董卿说,我读得多,我认识的名家也多,我和我的团队告诉你什么是好书,我还挑出好书中的好段落,我还找嘉宾把这些好段落声情并茂地读给你听,何愁不火?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一经播出就火了,火得很彻底。与《朗读者》《见字如面》这种把知识直接给观众的方式略有不同,如果你无法优化每一个时间节点,那么就增加节目的对抗性,把观众留到最优化的那个点,你就赢了。于是《中国诗词大会》非常聪明地加入了“飞花令”环节,但其落点最终还是落到了董卿、康震、王立群、蒙曼老师的点评之上,这也是第二季要火于首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以诗词歌赋为美,你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绝美的诗词,你不知种种诗词背后的喜怒哀乐,董卿、康震、王立群和蒙曼现场为你深入解读,何愁不火?
为什么能优化人们单位时间内对于时间的使用效率的节目都火了?我们可以从电影市场中得到一些启发。电影票房在2015年到2016年的增幅放缓,一个数据可以体现这一点。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银幕31627块,2016年这个数字上涨到了4.2万块,大约近30%的增长速度。然而2016年总票房454亿元相比2015年的441亿元相当于没涨。 除了票补、假票房、电商等原因,还有一个因素是,自从电影时间逐渐拉长至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以后,看电影这件事已经完全不是之前碎片化打发时间的消遣方式了??匆怀〉缬吧偎盗礁鲂∈保沟锰崆暗?,来回路上一个多小时,这相当于一部电影的时间成本需要一个人拿出一整块的时间去消耗。加之现在的电影粗制滥造的情况越来越多,使得一个人如果走进电影院看到了一部粗制滥造的作品,就等于把自己的一整块时间泡了汤。但这样的时间成本,越来越多的人付不起了。这就是电影市场在时间优化上出了问题,增长变缓是一个必然趋势。
所以,以后内容不过硬的片子,就不要出来滥竽充数了,所谓的烂片高票房的市场奇?;嵩嚼丛缴?。回到荧屏,不管是综艺性节目,还是文化类节目,内容依然为王。韩英楠
下左图:董卿是《朗读者》的制作人。下中图:何冰在《见字如面》上朗读最萌家信。下右图:16岁的武亦姝是《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红人。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