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14:58:24
清明节,缅怀先祖和故去的亲人,慎终追远,思念的潸潸而下??梢运担呵迕魇苯谟攴追?。人们的追思可以理解。这也是一个千古流传的民俗至今不衰。
虽然扫墓是清明的重要内容,但如认为国家将清明定为法定节假日,就是为了让人们有充裕的时间去上坟扫墓,就曲解国家的初衷。这只知其而不知其二。
其实,清明节日的内涵非常丰富,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十多种民俗活动,几千年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祝福。
清明节除了有计时功能外,更重要是赋予节日以一种特殊的价值,特殊的情感内涵情感需求和文化内涵。然而,当我们重拾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越来越淡了,传统节日的淡化必然使其中蕴含的传统精神随之涣散。
然而,必须看到:国家将清明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则是恢复传统的首要条件。但放假不等于远去的节日立即就会回到身边。节日与假日的不同是因为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因此,在清明重温与恢复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节日习俗迫在眉睫。
有些清明传统习俗现在已过时了,但如果我们不曾知道这些习俗,就不妨去重温一下传统。重温不是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和情感。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事实胜于雄辩。如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任何文化的传承,都会依赖包括各种民俗活动在内的文化符号,当我们能够有三天的时间度过清明节时,这些符号可能会因为时间长而变得丰富起来。同时,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思考这些符号背后的文化传承意义。
诚然,文化的传承需要有载体。笔者建议:在清明节期间,不仅要应提倡人们积极参与踏青、放风筝民俗活动,而且通过举办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讲座、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清明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将清明文化代代相传。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