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7 11:01:23
陕西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在中亚地区的机遇与挑战
渭南市驻中亚经贸代表处何诚
女士们,先生们!
前面几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让我们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有了更加深入的、全面的认识,下来,我结合实际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介绍一些我们投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际做法,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一带一路是一项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高瞻远瞩的宏伟战略,推动未来更好的发展,要结合实际,了解彼此,才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坐标,而后制定行动计划参与建设。
很多地区和企业家都问,如何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去促进自己的发展,我认为先要搞清楚5个方面的问题。
一、 首先是要定主线,把自己的发展摆进合适的战略政策里,让自己置身一带一路大局中考虑自己未来的走向。
纲要:介绍娄勤俭书记13年时任省长时候,出访哈国韩国,寻找陕西的海外发展方向,向东还是向西发展的思考。如果偏重于哈萨克斯坦合作和延伸发展,则陆路向西国家多,社会经济发展慢,但以能源优势为主的新兴国家势头猛,与我们的合作互补性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如果偏重与韩国合作和延伸发展,东部沿海各地经济重复性强,我们的竞争力不高,区位优势不能明显发挥)。
最终,省上为了提高陕西的全方位发展,选择在“西部大开发”和“走出去”的两大发展号召的指引下,作出了陕西向西西进开放,打造丝绸之路桥头堡的决定—即为《陕哈全方位合作计划》。请注意,这是在2013年的6月底,历经三个月的多方征求意见和反复细化,当年9月8日,习总在哈国发表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后,把陕西地方的发展规划纳入了一带一路战略中,形成了“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地方发展规划。地方的考虑和中央的决定之所以高度的契合看法一致,证明把我省的发展融入到国家更高战略层面的发展,是合拍的,也是实事求是的)。
所以说,陕西选择如何发展,是把自己摆进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里,一带一路也包含和考虑到了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是定主线。目前,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行动愿景和行动计划》这一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全国各省市都在深入制定自己的一带一路发展行动计划, 对于渭南市来说,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也要制定一个自己的对外开放与合作的主线,方向和目标。
二、 定发展内容,要了解自己有什么缺什么,更要了解丝绸之路发展的沿线国家有什么缺什么,只有对互通有无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互惠互利的合作发展计划,合作内容填实丰满,不能闭门造车。
习总为什么提出优先建设“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那是因为在大合作大发展的愿景下,我们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还欠缺一些大的基础条件,而作为一省之策如何制定,就需要大量的分析工作。
我们重视分析研判的重要性和大数据的作用,在商务部、驻外使馆、专家学者、咨询机构、海外公司的大量信息帮助下,我们细致研究走出去的第一个欧亚次大陆板块—中亚五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现状及经济结构,找到了对方的发展活跃地区—哈萨克斯坦,和与哈国的全领域合作的各个切入点,分析得出:
两地的经济结构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
1、两地的经济总量相当,哈国GDP为2800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9万亿,陕西省去年达到了1.8万亿,位列全国第十五名。但哈国的进出口总量比我们大。哈国是紧邻我国新疆北疆全线,连接亚洲和欧洲大陆板块的重要次大陆地区,承接着我国与欧洲货物运输联系的过境国。哈国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13个陕西大,而人口只有1760万,不足陕西的一半。
2、 能源产业占各自GDP比重大,哈国的主要支柱产业是能源经济,石油、天然气、矿产蕴藏十分巨大,产值占全国GDP70%,而我省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和煤化工占全省50%,产业相似度高。从业态来看,哈国处于上游的原料开采优势,而中下游深加工和服务业薄弱。而我省有经验技术共用,具有中下游承载延伸的作用,还可提高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渭南作为全省的煤炭矿业大市,非常有合作热点;
3、 哈国剩余的30%GDP,都归于唯一非能源行业--农业。受苏联时期集体农庄的农垦政策影响,土地肥沃而辽阔,天然无污染有机产品知名,机械化耕地水平高,又受人才和科技能力限制,加之人口少需求少,亩产量低下,去年有3000万公顷9亿亩的在种面积。去年哈国全年小麦产量2800万吨,已经跻身世界前六名。是欧洲各国的重要供应国,产品达到欧洲的质量要求。而我省农业科技含量高而推广地域受限,产能受到制约,同时又有足够的加工能力消化农产品,如食用油、棉花、大豆等,而渭南地区是我省最大的农业市,比起哈国已经达到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优势在主粮和蔬菜水果的种植和深加工上,如小麦(陕富)、渭南邦淇(大豆和食用油)、如白水宏达苹果水果仓储、苹果种植、蒲城天子果干加工、如大荔县的大规模大棚设施生产,蕴藏着很大的合作潜力,发挥我们的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优势,同时提升;
4、 哈国正在从能源产业依赖向多元化产业经济转型,六+一共七个优先支持发展的产业,李克强总理力推全球产能合作,而我省的过剩优质产业有水泥、钢铁大量集中在渭南,而对方该产业才刚刚起步,适合我们产能转移产业再投资再发展。
5、对方自然风光水生物资源丰富,有世界知名的太阳能和风能地区,而我省高科技资源丰富,新能源利用技术有更加广大的空间去推广利用,如,新能源光伏、油泥污染排污等,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空间。
通过对这些国家深度的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结构研究到具体产业行业发展规划上这些判断,逐渐理清了我们首选在什么产业上进行合作启动的思路。
同时,在政府和企业的频繁出境实地考察下,进一步从宏观到微观的不断修正细化合作条件等信息,做好了操作性方面的判断和准备,还要同时保持信息的时效性,如卖鸡蛋。在此,我呼吁,希望大家不要头脑发热一拥而上走出去,要注意到我们的走出去过程实际是一个与国际化接轨的过程,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路在国外要更加接地气,更加国际化和当土化,这也是新的一个国际思维思想解放的过程,目前在一带一路走出去工作中,我们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合作思路不对路、办事路径不对头”等主要障碍,所以,深入研究资料、政策、数据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工作,希望我们的数据库和实时信息,可以帮助政府分析定政策,企业算账定方案。
三、 营造良好的高层互访机会,加大推动力度和重视力度
邻居不勤来勤往,就无法建立深刻的互知,也无法保障坚定的合作信心。我省利用自身的对外开放活动机会,结合一切外交资源,时刻把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放在心上。每年5月份丝博会及西洽会,九月份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十一月份杨陵农高会等各种国际性会议平台,广邀中亚政商各界宾客参与到交流中,让对方更加深刻了解陕西,而渭南市都参与和承办的相关会议及活动。
现今,我省已接待了哈国作为15年农高会主宾国的活动,16年西洽会世博会的哈国主宾国活动,16年国际电影节哈国主宾国活动,不但让哈国职能部委领导率企业参加,还带动了哈国部委主动专项考察,商协会协同组织,地方政府领导考察等机会,每年接待哈国正副部长和地方州长十余位,16年的七月还接待了现任总理萨金塔耶夫先生的工作访问。
我们同时也注重走出去看看走走的务实交流,每年哈国5月份的中哈商品展、阿斯塔纳国际经济论坛,哈国地方的国际活动都有陕西的领导和企业大量参加,加大对国外的认知度和密切交流的势头,渭南方面的代表团每次都积极参与,企业数量多。
随着双方的交流增多,在哈国已经树立了“边境合作看新疆,跨地区合作看陕西”的牢固中哈合作样板新形象,“干了实事好出名,出了名好干事”,这种勤来密往的交流,极大的推动了陕西在哈国的全方位发展进度和合作质量的提升。
四、 制定详细的合作机制,推动计划,和合作领域安排。
现在我省统筹力量,率先成立了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省领导与哈国前总理捷列先科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相互支撑依托做好总协调,省市各级部门与哈国国际一体化基金会建立了各类合作实施机制,落实好主线和抓手的问题,共同下好陕哈合作这盘大旗。在2015年初,渭南市政府代表团还在访问哈国期间,与哈国总统家乡—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市建立的陕西在哈的第一个友好城市关系,保持了与哈国的长期关系推进和给项目合作打下了基础。
目前,陕哈合作一成为一个固定平台,涉及十几个领域和定期合作交流机制及活动共计四十余项。形成了产业合作园区引领示范、企业抱团出海的清晰合作主轴,列举宝鸡石油机械配套园,中哈农业高科技创新示范园。
五、 加强人员来往,创造人文发展,发掘各种潜在优势,如旅游资源互动(联合申遗、直航铁路开通、旅游开放),教育人才联合培育(留学生双向),卫生交流促进(医院共建),文艺促进了解(影视、舞蹈艺术)等。
一带一路从发起到落地到形成规模效应到造成长期影响,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齐心合力共同努力,人才培养也是重要一环,现在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有翻译陪伴,但是项目落地更加需要仰仗更多的懂当地社会交往、法律逻辑、工商税经验丰富的“中亚通”,我们在几十年的改革中具有了成功丰富的招商引资经验,但是走出去全球扩张这个新事物,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撑,渭南是陕西的人口大市,科教人才丰富,我们要有超前的眼光,提前培养储备锻炼自己的中亚通人才。并通过各种文化教育和新兴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去奠定我们的软实力输出,加强双方人民的彼此互知互信。
女士们、先生们!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浩大工程,是我国全方位开放国策的抓手和引擎,惠及大业到小家到所有社会,需要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同心协力,也完全顺应了我国正在进行的产业从沿海发达地区到东中西部转移政策的境外再延伸,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去创造,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了更好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自己的真知灼见,让古丝绸之路精神焕发更加靓丽的时代色彩。
我的发言完了,感谢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