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8 12:13:07
《赵城金藏》重要历史资料抢救性摄录工作现场(国家图书馆 张鹏 摄)
2017年7月15日上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ぶ行模┳榻ǖ摹墩猿墙鸩亍分匾纷柿锨谰刃陨懵脊ぷ髯?,经历5日的走访、调查及拍摄,进入广胜寺并作阶段情况介绍。临汾市文化局局长董凤妮,著名文化学者、高级编导葛芸生,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原副秘书长、原太岳区第二地委书记史?。ɡ钗裕┲永钔蚶?,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际宁,以及广胜寺文物保管所所长孔祥佳、副所长段剑风参加了活动。
此次《赵城金藏》重要历史资料抢救性摄录工作旨在全面系统记录采访人员的回忆,并到有关地区党史办、档案局调查访问有关人员和资料,拍摄现存碑铭、寺院、遗址、遗迹,及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抢救《赵城金藏》的档案、史料等有关内容,形成一份全面、系统、可靠的《赵城金藏》历史资料,以纪念那些所有参与过?;ず颓涝恕墩猿墙鸩亍返南缺?。
7月10日至14日,在临汾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摄录工作组一行途经太原市、晋中、临汾等3个市,深入介休、洪洞等2个县,先后前往山西博物院、山西省委党史办、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图书馆、介休市委党史办、洪桐县委党史办、后土庙、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8家单位,实地拍摄《关于保护广胜寺金刻大藏经文抄》《广胜寺力空老和尚道行略述》(授业弟子李隆世述)《开宝藏》等重要文献。采访了山西省博物院院原副院长李勇,八路军抢运《赵城金藏》的知情者王献英、李惠春、郭钦安等四位老人,深入了解张瑞玑先生152件《赵城金藏》捐献给山西省博物院、解放初期山西省博物院再将152件《赵城金藏》移交国家图书馆的具体细节以及八路军转移抢运《赵城金藏》相关情况。
此次还具体寻访了张瑞玑先生捐赠《赵城金藏》线索。洪洞县赵城镇文管所解潭之先生介绍了张氏故居谁园收藏的《张瑞玑先生资料两种》,该资料收录两种材料,一为《谁园书目》,一为章太炎所撰《故参议员张君墓表》。前者乃1952年先生向山西省博物院捐赠所藏图书时,省博为其整理写下。其中就录有所赠152件《金藏》,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本阶段寻访再次确认了穆彬烈士为成功转移抢运《赵城金藏》提供重要情报的史实。
7月15日后,摄录工作组一行将继续奔赴吕梁、长治、晋城、运城等4个地级市,孝义、安泽、沁源、武乡、高平、泽州、解州、绛县、永济等9个县,重走《赵城金藏》辗转曲折之路,寻找更多知情人和线索,深入挖掘、记录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赵城金藏》是金代雕刻的,故称《金藏》。因在赵城广胜寺发现,故称《赵城金藏》,简称《赵城藏》。它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誉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重要专藏。
据学界研究《赵城金藏》是《开宝藏》的覆刻藏,刻成时大约在7000卷左右。目前,国家图书馆藏有4813件。海内外许多图书馆和收藏单位亦有零星收藏??梢运怠墩猿墙鸩亍肥鞘澜缋檀蟛鼐辛鞔两?,保存年代最早、现存卷帙最多、最完整的一部。然而由于《开宝藏》久已不传,几尽散佚,存世仅十余件。借《赵城金藏》得以窥见千年前《开宝藏》之风采。同时,《赵城金藏》也是金代刻书的实物标本,在中国印刷术发展史、藏经雕板史上有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一座了不起的宝库,也是研究我国刻经史和版本史的珍贵资料,对于研究中国版本目录学和雕版印刷有重要意义。
原国家图书馆任继愈馆长评说:《赵城金藏》已超越“国宝”,属“世界”文化遗产,它比建筑类遗产内涵深邃广袤,更值得研究、挖掘、推广。因此,《赵城金藏》不仅是浓缩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样本,也是包容和凝聚世界文化遗存的孤本秘籍,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也是我国与邻国长期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文献见证。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