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7 12:16:44
书名:《落尽梨花月又西》
作者:纳兰性德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定价:35.00
书号:978-7-5502-6479-3
少年游 (算来好景只如斯)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①,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②。
十年青鸟音尘断③,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④,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注释
①寻常:普通,一般。风月:本指清风明月,后代指男女情爱。
②称意:合乎心意。相宜:合适,符合。
③青鸟:又名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鸟,是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三青鸟本是凤凰的前身,有三足,为多力健飞的猛禽,后来才转变为一代玲珑神鸟,只在蓬莱仙山可见?!渡胶>?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惫弊ⅲ骸叭嗄裰魑魍跄溉∈痴撸鹱云芟⒂诖松揭??!焙喊喙獭逗何涔适隆吩疲骸捌咴缕呷?,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星?,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傍?!焙笏煲浴扒嗄瘛蔽攀沟拇啤!扒嗄癫淮仆庑牛∠憧战嵊曛谐睢?,可见青鸟也常作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出现在诗词中。
④残照:指月亮的余晖。
赏析
想来纳兰应是掰着手指写这首词的吧。
细细算来,好景不过只那些时日,翻来覆去地回味也不再有许多。常说人生如戏,其实回味过往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尝试?只是这些尝试无法倒带、无法定格,更没有机会将曾经的不完美再次完善,只能眼睁睁地看错误客观地存在,走过的路再难回首。几千年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是啊,逝者如斯!我们可以征服自然,“天堑变通途”;可以改造世界,“高峡出平湖”。而面对奔流不复回的岁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悠悠天地间余只一句“逝者如斯”,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越几千年。
好景不长,这是千百年流传的古训。墨菲定律告诉我们,越害怕的事情便越会发生。越渴望,越难求;越珍惜,越易失去。相知相伴,最是难求。若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爱人,万两黄金易得,知己一个难求。如当年的钟子期与俞伯牙,管仲与鲍叔,李白与杜甫,苏轼与黄庭坚,可唱和,可戏谑,甚至可以意见相左。知己,是求同存异,即使并不赞同也可以理解心意。
说到知己,现代的分类法可谓异彩纷呈:知己亦有赤橙黄绿蓝靛紫,除了已普及的红颜、蓝颜、粉颜知己外,还有办公室里形成同盟军的黄颜知己,虚拟世界里恣意释放的绿颜知己,情同手足的紫颜知己,当然还有风靡一时的碳粉知己以及色调上更加深沉的黑颜同盟。现代女子的男性密友——只是密友,像小S和蔡康永,他们在彼此的生活应该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吧?
这里提到的知己,并非纳兰的那些好友,而是她——“寻常风月,等闲谈笑”。只有她能与他共剪西窗烛,同赏夜雨芭蕉,与他依偎着听窗外的残荷雨声。她或许没有“咏絮才”,抑或谈不上“停机德”。但她懂他,懂他的浅唱低吟,懂他的眉间心上。只一个“懂”字——芳心重,即使伊人不在,也沉沉地压在纳兰心头挥之不去。从与纳兰相知相许开始,她便像一棵树深深地植根于纳兰心头,发芽,长大,平淡岁月里成长着他们的记忆,而后便永恒地定格成一幅画。也有叶落,也有花开,那是三分谈笑,两分思念,一分微嗔,剩下的便是相忘于江湖的半生。
那些日子虽无惊心动魄,忆起来却也总沁着丁香一般若有若无的甘甜。何谓幸福?这是人世间最无法量化衡量的参数。身处名利场,纳兰容若集权势、财富、地位、才情和皇帝的宠信于一身,却难以感到幸福。知己不在,五瓣丁香已伴斯人远去,唯余幽幽清香漂浮人间。那位令他念念不忘的知己,定是如丁香一般的女子吧?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这般女子,比之西湖,比之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相宜,陆游曾吟《梨花》,“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无论是在人生的春秋还是晴雨,遇到她,孤单消弭,一切未知便立刻有了答案——那不是参考,而是确定,是唯一。她随风而去,不似斯佳丽那般疯狂固执的爱,却如一杯陈年女儿红,令人沉湎于往事中久久不愿醒转??上В商?,十年音尘断,连送信的青鸟也无影无踪。
送信的青鸟不见,那些陈年往事却是日日温习,愈思量愈清晰,愈清晰愈徒增烦恼。本是“花有清香月有阴”,本应与爱人尽享“春宵一刻值千金”,那千古同月落下的清辉在人间划出一道铜墙铁壁,一边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另一边却只?!耙还巢姓?,半帘飞絮”。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是未到伤情处。那一份执着的念想,那些共同走过的细碎的日子,她的一颦一笑,他的一言一语,打碎了,搅匀了,和一团泥,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生当同衾,死亦同椁,成就一生的承诺。
节选自《落尽梨花月又西》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纳兰诗词分析鉴赏的作品。纳兰性德的一切都让后人为之着迷,但可惜史料记载有限,为了探寻纳兰生命中的痕迹,人们只能从他的词中入手。于是,当后人翻开那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词章,阅读那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词句,心即刻便被融化进了纳兰的世界中。
纳兰词向来以直白简约,直抒胸臆著称,他用“点滴芭蕉心欲碎”来写内心的难过,他用“绿阴帘外梧桐影”来写平日的惆怅,他用“桃花羞做无情死”来写相思的苦闷,在纳兰的词中,感情是最简单,最直白的语言。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学士纳兰明珠的长子。自幼修文习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书画骑射无所不精。虽生于名门望族,性情却淡泊挚诚、率性求真,其笔下词作多以思乡、思亲、思友为线,清丽伤感、风雅隽永,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滴醵哪昊技辈∪ナ?,年仅三十一岁。
亦歌:90后小女女一枚,性懒,最爱纳兰, 崇拜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无事时也会写点小文章消遣,文字皆为我心。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