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树赛事品牌 促融合转型 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

2017-08-09 17:02:54

字号
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黄渭洛三河交汇之处,是黄河文明发祥地之一,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历来是陕西的农业大县、财政小县。

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黄渭洛三河交汇之处,是黄河文明发祥地之一,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历来是陕西的农业大县、财政小县。近年来,面对“无煤无矿无资源”,县域经济缺少大型工矿企业支撑的实际,大荔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融合创新,转型发展,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牢固树立“体育+旅游”理念,把1800平方公里天赐净土当成发展的最大优势,向生态要效益,让风景成产业,做优美丽城乡,做精体育产业,做强赛事经济,有力打响“热情大荔、诚信大荔、健康大荔”品牌,走出了一条优美生态带动体旅融合,推动全域经济转型的发展新路子,主导了大荔发展模式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把风景变产业,引领发展新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把体育赛事经济当作大荔追赶超越的主抓手,集聚更多业态、要素,发展“体育+旅游”,让优美生态成为竞争力和生产力。大荔:

城乡生态美丽

按照省委“柔性治水”的理念,总投资28亿元,启动实施了“关中水乡·东府水城”项目,规划建设城区、城乡和乡村三条水系,城区新建6个景观湖面、4条水景大街、8公里滨水景观长廊等项目,提升17000亩朝邑湖、3500亩关中沙海、2000亩同州湖等8大水面工程,组建环湖商业组团,着力发展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让大荔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乡水城。同时,把10万亩黄河湿地建成西部最大的水产科技园和水上运动公园,今年渔业产值将过10亿,产出优质大米5000吨,打造关中的“鱼米之乡”。把农村像城市一样投入、建设、管理,“交通干道108”“湿地景观沿黄路”等10余条骨干道路,全面完成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五化”提升,所有村巷道实现全硬化,130个村建成中国红标识系统,23个村建成生活垃圾和污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系统?;指粗亟ㄅ┐謇猿?40个,每年栽树2000万株,水满涝池、绿绕村郭成为大荔美丽乡村生动写照。

区位便捷优越

韦罗高速、108国道、242国道、沿黄旅游专线穿境而过,形成了“七纵七横”大交通网络体系,全县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50公里,全部按照旅游景观道路配建了自行车绿道,设置候车亭,建设景观节点,进行绿化、亮化、美化、文化提升,成为连接城乡的美丽风景线。大西高铁每天???0余趟次,30分钟到西安、运城,4小时到北京,无缝对接大西安、大华山半小时经济圈,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旅游核心城市。

组织领导得力

县委书记、县长亲身参与,分管县级领导具体落实,每镇配备一名专职副镇长负责体育工作,从上到下、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将原“体育办”升格为“体育局”,业务经费独立,人员编制给足,设立了赛事竞赛(马拉松)办公室,招录了8名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形成了专业化的赛事组织人才队伍。

人民热情好客

全县自发成立了夕阳红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20余支群众体育工作队伍,日常参与活动组织、秩序维护等人员达到2000多人,广泛宣传大荔历史、大荔文化,讲好大荔故事,传播大荔声音,并在赛事引导、动员群众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全方位展示充满活力的大荔精神,有效提升了“美丽大荔、周末之家、休闲天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筑好巢引金凤,打造发展新引擎

体育事业要发展,基础提升是关键。始终把满足全县人民和广大游客体育、健身、康养需求,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要务。

打造赛事基地

总投资17亿元,全国首条12公里自行车高速公路“五一”建成,人民体育中心和全省最大的网球运动主题公园“十一”建成,环同州湖、黄河湿地、朝邑国家湿地公园、沙苑国家沙漠公园、渭河堤坝五站共120公里自行车赛道基本建成,同州湖水上项目基地落成启用,第十四届全运会沙滩排球场馆、沙苑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启动建设,集赛事举办、全民健身、体育旅游为一体,明年年底建成投用,有力提升了我县赛事承载能力。

发展群众体育

每年列支2000万作为体育发展专项基金,建好居民身边的健身场所。现在全县各镇(街道)都建有文体中心,每村(社区)都有健身广场、篮球场、配备健身器材,“10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县成立了健走队、自行车协会等体育组织30多个,太极拳、广场舞、工间操等体育健身活动已融入干部群众生活。

推动体养融合

积极探索体育与康养深度融合模式,规划建设了全省首家体育康养中心——“东府湖”中医养疗项目,总投资3个亿,年底基本建成,为市民、游客健身提供运动指导、伤病预防和运动康复理疗等服务,将成为大荔“体育+旅游”又一亮点工程。

建立三个档案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体旅融合为载体,为全县每名群众都建立三份档案,实施统一管理、动态记录、实时监控的服务模式,每名群众的健康状况、健身状况、文明状况进行记录,提升人民的参与感,实现从物到人的共同发展,营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全民健身氛围?!敖】档蛋浮?,实施覆盖全民的免费体检和健康服务,建设15分钟医疗服务圈,每年为群众进行一次免费体检,让百姓充分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健身档案”,在所有部门、镇办、村社区都建立体育协会,每年组织篮球、羽毛球、广场舞等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快乐骑行、健步等体育活动,鼓励全民健身,全面增强群众体质?!拔拿鞯蛋浮保⑼晟拼骞婷裨?,发掘传承优秀乡贤文化和家风家训,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崇善向上,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办赛事强经济,推动发展大提速

我们深化体育竞赛改革,探索市场化办赛机制,既要让全县群众有健康生活,更要通过体育赛事举办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兴业、劳动致富,助推美丽经济转型发展。

打响体育品牌

去年我县举办了丝绸之路美丽大荔国际马拉松赛,有3000多名专业运动员,40多万名群众参与,42公里的乡村赛道沿线,智慧农业、现代渔业等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美丽,创造了全省县级赛事多个第一。短短几个月,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全国休闲皮划艇总决赛、全省竞走挑战赛等10余项大型赛事在我县成功举办,参赛选手达1.2万人,吸引域外游客180万人次。今年,我们还计划筹办六大体育赛事,即第二届国际马拉松赛、世界名校龙舟锦标赛、亚洲大学生龙舟赛、全国竞走赛、全国铁人三项赛、全国自行车联赛等,全力打造赛事经济引领产业大融合、全域大发展的新模式。

构筑新型载体

突出“三养三慢”特色,围绕自行车、网球、竞走、国际马拉松、沙漠运动、水上运动等六项运动赛事,加大基础投入,强化招商引资,把大荔打造成休闲体育运动基地。依托多彩渔村、皇家沙苑等美丽乡村,拓展水上高尔夫、沙漠越野等新型业态,着力推进“运动休闲、养生养老、生态观光”三大产业发展,建设体育农业休闲小镇。

做强赛事经济

随着国际马拉松赛、全国大学生龙舟赛等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大荔的对外形象,也助推了大荔产业的发展、结构的调整,直接带动了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有效激发群众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的极大热情,为农民增收添加了新的路径。赛事期间,来荔游客成井喷态势,过夜游客比重显著增加,形成了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实现综合收入9亿元,赛事经济贡献率占比30%以上。三年前大荔没有一个景区,现在全县建成了1个国家4A级景区、4个国家3A级景区,形成了黄河湿地风情游、大唐御苑沙苑风光游、温泉度假浪漫游等6条美丽乡村观光旅游线路,打响了“北国江南”“关中沙?!薄疤煜铝覆帧薄白砻阑坪印彼拇舐糜纹放?,“体育+旅游”成功融合,走活了全域经济一盘棋。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实践证明,“体育+旅游”让大荔转型发展更加有力,广大群众尝到了甜头、更有尊严。下阶段,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体育产业作为拉动旅游、推动发展、实现文明的有力抓手,唱响“健康健身在大荔”,打造区域体育旅游示范县,努力建成“中国体育赛事第一县”,全国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 (作者:大荔县人民政府县长 翟玉宝)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