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1 11:18:49
19日,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城市地图集成》在上海书展举行了新书首发式,其中汇集了217种与上海相关的古舆图与近现代地图,时间上起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下迄于1949年,跨越了明、清及民国三个时代,展现了上海城市从古至今的地图全貌。
自2012年起,《上海城市地图集成》出版项目正式启动,前后历时五年。期间,图集编者通过对海内外现存上海地图的调查与收集,获取了上海本地文博机构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多家国内知名图书馆,海内外的古地图收藏家,以及英、法、日、美等国相关机构所藏400多幅(册)上海城市古旧地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地图的整理、甄选与编排,最终形成《上海城市地图集成》。
“地图反映了城市的血脉和肌理,里面记录了很多信息,通过它可以触摸这座城市的温度?!薄渡虾3鞘械赝技伞分鞅嘀凰镅吩诮邮苤行律缂钦卟煞檬北硎荆馐悄壳白钊姆从成虾?占淅繁淝ǖ耐技?。它不仅是解读上海历史文化的第一手基础资料,而且展现了丰富的史地元素、人文信息,乃至测绘、印刷等科技文化,拥有很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现存最早的一幅上海城市地图是明弘治年间的古舆图,反映了城市的大致方向。在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到,上海如今的黄浦江在那时还是很细的,而古吴淞江(现苏州河)很粗。在明代嘉靖年间,吴淞江因为淤泥阻塞,黄浦江才开始被疏通开发,这在历史上叫作‘淞浦换位’。”
孙逊指出,地图中的信息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比如在战争年间,由日本人绘制的一幅上海地图中,现虹口地区多处被标注为“慰安所”,这是揭露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铁证。
此外,在1903年的一幅地图中,上海法租界势力范围周边,有一处“法租界影响区域”,而到了1907年,这块区域被“顺其自然”地划入到了法新租界的范围。孙逊说,从地图的变化可以看出侵略者划分势力的野心。
上海书画出版社方面表示,历代流传下来的上海城市地图种类繁多,版次复杂,为求系统、完整展现上海城市地图的演变历程与城市历史文脉,《上海城市地图集成》遴选了绘制年代早、测绘质量较高、具有地图学史研究价值、能够展现该时代地图文化特色的官方或民间地图,这在上海乃至中国的城市史与城市史地、城市规划建设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