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6 11:00:38
甘肃省最近启动建设一座总面积达3.79万平方米的简牍博物馆。长期“沉睡”在文物库房的4万多枚汉简将与公众见面。
甘肃出土的汉简占全国出土总量的八成以上,是我国出土和收藏汉简最多的地方。其中,仅在临近敦煌的悬泉置遗址一带,考古学家就一次性发现2.3万余枚汉简,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古丝路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早在1986年,甘肃省就已成立简牍整理研究的专门机构,2012年设立甘肃简牍博物馆等机构,但甘肃简牍长期用于专业研究,由于缺乏展览、陈列的空间,绝大多数汉简“沉睡”在文物库房中。
今年,甘肃省决定投资4.5亿元,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修建新的博物馆。新建场馆设有面积较大的文物展厅、接待服务区等主体工程。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说,这无疑有利于公众近距离了解简牍,增加对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