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4 21:40:11
“龙山扬眉百花竞开,十九大引领我们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华西儿女紧跟中央豪情满怀……”在江苏华西村文体中心,华西村艺术团表演的作品《十九大引领新时代》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这是华西村丰富多彩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的场景之一。“要用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十九大精神,让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在基层落地生根!”在十九大代表、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的带领下,华西村第一时间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拔颐腔勾醋魍瓿闪恕缎率贝牧旌秸摺返榷嗖糠从呈糯笾魈獾淖髌贰;鞔宀煌谝话愕呐┐澹袄椿鞑喂鄣娜撕芏?,其中包括很多外国人,要利用这个优势,在宣讲十九大精神的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痹诖斯讨?,华西村艺术团将发挥重要作用?;鞔逡帐跬?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2000年在村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成立,十余年间自编自演了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如今,华西艺术团每年演出500多场,每场观看人数达到700余人,每年有上百万人观看。
十九大结束后,华西村在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村民职工系统学习,并通过已经成立多年的“党员联户小组”深入推进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11月16日晚7点,华西村第七组党员联户小组会议在党员赵胜秋家中举行。10多位村民对十九大精神再次展开充分学习和交流,并结合华西村当前的发展形式,为村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这与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直接相关。”赵胜秋说,听了吴协恩对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倍感振奋,信心更足了。
“党员联户小组”由95名骨干党员担任全村970户村民的联系人。每月一次的党员联户小组会议,通过拉家常的形式,增进邻里感情,体会人情之温暖,同时也通报了上级精神,了解村民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华西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华西的经济发展了,文化没有丢。在华西村,文化艺术元素俯拾皆是,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雕塑众多。这些雕塑当中,牛的形象格外突出,金塔前有石牛,农民公园有泥牛,酒店内有金银铜铁锡五头牛……吴协恩说,任何时候,华西人都要发扬“老黄牛精神”。华西村的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俺闲盼幕俏颐谴澄幕闹匾谌??!蔽庑魉?,华西村每年要办立夏“诚信节”、立秋“旅游节”和立冬“孔孟节”,3个节的核心就是“诚信”?;鞔逭且蛭贾蘸胙锍闲盼幕?,人人讲诚信,全村才会拧成一股绳。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华西村格外重视为青年人提供精神指引。据了解,华西村已连续5年选派179多名年轻人到贵州穿洞村,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重温艰苦精神、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鞔逦固乇鹕枇⒘恕盎髑嗄曛腔勐厶场?,促进年青人理性思考。青年智慧论坛的获奖者之一梅振华说:“吴协恩在向大家宣讲时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用这句话激励和鼓舞自己,并在青年智慧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交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新的载体。”吴协恩对十九大之后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进入新时代,中国一定会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新成就,华西村也会打造更多吸引年青人的文化新载体、新形式,如华西村建立的电子竞技党建平台,浏览者已达数百万人。今年,华西村还成立了村级文联,下设文学协会、书画协会、戏剧曲艺协会、音乐舞蹈协会、摄影协会5个专业文艺协会。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真正学通弄懂做实。吴协恩表示,华西村要将新时代文化建设作为立村之魂,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生机勃发的文化生态。
(文/张素珍)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