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12:23:30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鲁太光到新加坡旅游,在与新加坡的作家闲谈时提到了大陆的一些“城市新移民文学”作品,“你舍弃一天游玩时间,给我们做一次作品分享吧!”新加坡作家对“城市新移民文学”颇感兴趣。
12月6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城市新移民文学学术研讨会暨《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人民出版社主办,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组织,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出席会议。与会专家不仅对该书进行认真解读,还对“城市新移民”文学进行了进行深入探讨。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与城镇化的历程中,哪个群体的命运改变最大?这道问题的一个重要选项,一定是农民。
在外省干活,得把乡音改成
湖北普通话。
多数时,别人说,我沉默,只需使出吃奶的力气
——这是深圳“打工诗人”郭金牛的诗歌作品《在外省干活》,在这类“城市新移民”文学中,人们可以看到写作者从“他乡”到“我城”的精神蜕变过程。由谢镇泽、郭海军合著的《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正是以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为对象,在学术层面上由点及面地钩沉城市新移民精神历程,并对新时代城市新移民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前瞻进行了极具价值的探索。
与会专家认为,该著作对“新移民文学”这一约定俗成的专属性名词进行全新解读,填补了学术研究的一个空白。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姚丹在会上说,如最近热映的电影《无名之辈》,其亮点是对小人物尊严的关注,“打工文学”“底层写作”等研究的可贵之处也在于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这些“城市新移民”的关注。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铁凝曾说,“南粤大地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座创作的富矿,不是被描写得过多,而是被表现得不够?!弊魑母锟诺那把氐厍?,广东地区有大量的“城市新移民”,广州及深圳的文学创作虽不及北京、上海丰富,富有生命力的“打工文学”却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一书聚焦广东地区“城市移民”文学,作者谢镇泽介绍说,他与评论家郭海军历时三年、数易其稿,该研究最大的收获,就是明晰了“新移民文学”终将流变为“新市民文学”的发展路径,并作出了“新市民文学”终将是新时代主流文学形态的学术研判。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