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网
2020-08-28 16:36:26
编者按: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陕西省委网信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主办“‘陕’耀小康路 放歌赞三秦”——第四届“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暨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陕西分站赛,旨在深度挖掘、全面展现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进程中涌现出的积极探索、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传递陕西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本次活动渭南段由渭南市委网信办、中国网资讯中心和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
8月27日上午,“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采访团记者们开启了一场“宝藏”之行,在渭南大荔新茂天地源生态养殖家庭农场,学习历史、农业科普、捡珍珠鸡蛋、摘枣、花式斗鸡……生态养殖家庭农场,既是养殖农场、旅游园区,也是农业“种养殖试验基地”。
大荔新茂天地源生态养殖家庭农场位于渭南市大荔县官池镇北王马村南3公里处,面积1320亩。农场内设有种植区、养殖区、景观区、休闲服务区、活动娱乐区,种植区内有水枣、花生等高效经济作物5000多亩。
沙地变绿洲 产出致富“金蛋蛋”
“沙地长的东西好吃,还可以防风固沙。”农场负责人苗保文1990年从部队复员回来做农产品生意,把家乡的黄花菜、花生米、西瓜拉到外边卖。2011年,孩子考上大学,苗保文和妻子为了照顾家中老人回到村里发展,种枣、养羊,两口子开始了在家乡的农产品事业。
十多年前的农场,满地都是荒草,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夫妇俩就自己花钱修路。2012年,朋友送给苗保文两盘珍珠鸡蛋,口感非常不错,他就看准了在当地沙苑树林和果园散养“珍珠鸡”的商机。苗保文和妻子都是敢想敢做的性格,看到机会就实践。他们采取天然散养的方式,让珍珠鸡自由的在枣园沙林吃草吃虫,除了鸡蛋的销售大增,枣树也不用打药除草,一举两得。目前农场珍珠鸡养殖3万只,最高峰时达到5万只的养殖规模。
农场的农产品质量优质、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目前线下主要做现场采摘和实体店?!拔颐窃谙爻怯形寮业辏靼彩幸患业?。线上的渠道预定也是供不应求?!泵绫N慕樯堋?/p>
红枣、珍珠鸡蛋……从前的荒沙地有了致富“金蛋蛋”。
科学化管理 打造种养殖试验基地
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苗保文对农场的发展有更长远的打算。
“有的品种不能在黄沙里长,我们今年用动物蛋白有机肥做花盆,试验成功就可以大量推广,不成功的话咱们也不敢给农民推广培训。”近些年来,随着家庭农场的不断创新试验和发展,已经有了“种植养殖试验基地”的新功能。
走进农场,小规模试验养殖动物三十多种,嫁接不同品种枣树也有几十棵。苗保文介绍,目前农场还在发展中,有时候试验出新品没有资金实现大规模种植,就走农场与合作社抱团发展的路子,合作社需要啥,农场进行试验种植,有了经验后给农民们进行培训,为大规模种植做坚实基础和专业保障。
挂枝头的红枣一口咬下去,又甜又脆,但种植试验的过程并不容易,一次次的试验和改进,甜蜜的果实夹杂着辛勤的汗水。
农场内种植的航天构树
“去年种植还遇到了问题,树苗遇到寒冷天气全部下去了,内蒙教的的种植方法还不太适合我们这里。”苗保文的妻子告诉记者。
2017年,农场引进了可防风固沙、作饲料、茶叶等产品的航天构树,去年成活率很低,今年因地制宜的找到了种植办法,树苗长势才好起来。目前,通过两年的种植、试验,育苗已经达到60亩,成品苗已经有20亩。
为了在农场种出好吃的草莓,苗保文和妻子前前后后试种了三年,一次次换水、换地方、换品种,现在终于能种出质量不错的“沙地草莓?!?/p>
“我们把种植数据做出来,以后大家种起来就有了经验。”苗保文的妻子在草莓园旁自豪的说。
从前的黄沙地已经变绿,贫困户在农场里上班工作
创新发展 带动乡亲兴产业
景色优美、物种多样、基础旅游设施齐全的大荔新茂天地源生态养殖家庭农场从2011年成立至今,已成为集养殖、种植为一体的大型立体综合现代化生态家庭农场,年接待游客达80000余人。
“我们园区正常用工35人,每天还有临工40人左右。遇到采枣时节最少需要200人?!泵绫N慕樯?,农场通过“农场+农户”做产业,带动贫困户、农户致富。贫困户可以在农场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获得收益,目前共入股601人,其中贫困户283户,培训合作社9家、贫困户养殖户孵化13家。
农场发展的越好,对乡亲们的带动作用就更大
苗保文对农场未来有更高的期待和目标。在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现有条件下,还计划将农场建设成为集农业体验、采摘、垂钓、餐饮、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农业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发展式家庭农场,形成集“乡村——生产——休闲——康养——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式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特色旅游。
“下一步,农场将通过旅游和沙苑文化带动产业发展,开发王马十二景,计划修建可供2000人住宿的竹楼,让游客们来农场旅游可以吃得好、住得好、学的多,有更好的游玩体验?!泵绫N乃怠#难蓿?/p>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