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红孩新作|在西安感受闰土的城与乡

2021-08-08 14:18:23

字号
而要真正地改变自己,或者是改变家族家乡的命运,他必须选择进城。似乎只有进了城,他才会告别闰土的人生。

在西安感受闰土的城与乡

——谨以此文纪念鲁迅先生小说《故乡》发表100周年

红  孩

5月下旬到西安,为的是医治自己顽固不化的疾病。蒙友人介绍,住进长缨东路一家名曰“故乡润土”的快捷酒店。乍一看店名,我马上想到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故乡》和作品中的人物“闰土”,只是这酒店名字中的“润土”比小说中的“闰土”多了个偏旁三点水。我想,这大概就是老板的精心与智慧了。

68.jpeg

不过,这也不能就此就说老板非要勉强搭鲁迅先生《故乡》的车了。熟悉鲁迅先生文学经历的人都知道,先生与西安确曾有过不解之缘。1924年7月21日,鲁迅先生应当时西北大学校长傅铜邀请到该校进行讲学,前后10天(包括给讲武堂讲了一课),其讲学内容主要为《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后收入其《中国小说史略》一书。在西安讲学之余,先生常光顾于南院门、碑林、大雁塔、曲江、荐福寺,以至很多的西安市民开始知道这古城里有个从北京来的姓周的老头。当然,先生在西安还是颇喜欢看秦腔的,仅在易俗社就看了5场戏。这就不难理解后来先生为何给易俗社写了“古调独弹”的匾额,并赠送了50块大洋了。显然,先生在西安是玩到了幸处,也受到了宠爱,不然,他也会像在北京那样不喜欢梅兰芳先生的京剧咿咿呀呀唱个没完没了。

66.jpeg

鲁迅先生一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应该说,这是先生的遗憾,也是中国文学的遗憾。说来有意思的是,鲁迅先生在西安时,或许在某一时刻,他重新穿越历史,回到汉唐时代,与那些历史人物把酒对话。鲁迅先生是小说之王,他太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人物能充分地施展其创作才能。先生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杨贵妃。然而,这个想法在先生的腹中也就酝酿了三四年便搁浅了。在当时的创作环境,西安在先生的眼里“想不到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

我们无法要求鲁迅先生为西安写下经典的作品,但西安人、陕西人一直把先生记在心里。我所居住的故乡润土酒店的总经理曹高胜,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鲁粉。他1968年生于渭南郊区一个叫程曹村的偏僻村庄,跟我算同龄人,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他说,他们家兄弟姐妹六人,都是本分的农民,高中一毕业就回村劳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渭南农村还很贫穷,每当夜深人静,他就躺在西瓜地里望着天空数星星,他反复琢磨,我如果这样下去,不再改变,说不定就是鲁迅笔下的闰土,是路遥笔下的高加林。高加林虽然进了城,但最终由于自身的投机与世俗被城里赶了回去。这不仅是人与人的矛盾,更是城与乡的对立。而要真正地改变自己,或者是改变家族家乡的命运,他必须选择进城。似乎只有进了城,他才会告别闰土的人生。

69.jpg

曹高胜想到了在西安城里的姨父。他给姨父写信,希望姨父能在城里给他找个工作,最好是个合同工。那一年,哥哥姐姐们年龄大了,相继都要结婚,这给身为农民的父母造成难以想像的压力。得到姨父的回复后,曹高胜毅然决然地告别父母,他要进城了。听说三娃要进城,他母亲哭了,说别看俺娃一米九的大个子,可娃终究还是娃,从小没出去过,要是被城里人欺负可咋办?曹高胜含着眼泪说,妈,您和我大放心,三娃不混出个样子绝不回来见您。

在最初进城的日子,曹高胜完全靠自己的体力认真地干活,他并没有城里人的心计,跟某个领导某个利益群体去搞关系,可时间长了,他就被人视作眼中钉了。结果,在某个傍晚,他被几个工友暴打了一通。那一刻,他感到非常的害怕、自卑,比闰土在鲁迅面前喊一声老爷,比孔乙己拖着残腿赊账喝酒还凄惨。那个夜晚,他看到天上的星星是可怕的,那委屈那痛苦他多么想在母亲面前倾诉??墒?,倔强的性格告诉他,他必须像路遥所说,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把自己打倒,除非被自己打倒。

75.jpg

曹高胜辞职了,他选择了自己单干,筹钱建食品厂,搞地产,建酒店。在故乡润土酒店二层餐厅,我和曹高胜二人把酒小酌,听他讲自己的创业故事。我问他,你从1987年进城到如今已经34年了,你觉得你算成功人士吗?曹高胜说,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一样,比起当初,我像闰土一样,每天在地里看西瓜,现在拥有了自己的公司酒店,养活几百号人,这肯定是一种成功。但这种成功,只是建立在一般意义上,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一个企业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光凭出汗硬拼是不够的,还要拥有自己的文化。我问,你把酒店取名故乡润土是不是受鲁迅的小说《故乡》的影响呢?曹高胜说,他从小一直有上大学的梦想,由于种种原因,他只上了高中就回村务农了。上学期间,他在课本上读的最多的就是鲁迅的作品。给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先生的散文化小说《故乡》。这个小说创作于1921年1月,距今整整发表100周年。在很长时间,他觉得他就是那个“个子高高的项上戴着银圈手举着钢叉扎猹的少年闰土”。

看着曹高胜微醺带有少许得意的面容,我猜想,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闰土吗?我觉得他是也不是。清醒的大脑告诉我,昔日的闰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闰土不但走出了黄土地,来到了大城市,而且走出国门。曹高胜说,前几年,他一度到日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欧洲、非洲十几个国家考察,他想把“故乡润土”做成连锁,他懂得,在国外有无数的闰土们都希望回到故乡,吃到童年的滋味儿。

74.jpg

一天,曹高胜知道我要去肖云儒先生家里拜访,便问,能不能把他也带上。我说,这当然好。曹高胜又说,他女儿马上博士毕业,她一直渴望见到肖先生。我说,好呀,一起来。半路上,我打电话告诉肖先生,一会儿到府上,不光我去,我还把陕西的“闰土”和他的博士女儿也带过去。肖先生听罢先是一愣,然后马上又哈哈大笑起来,说,红孩,你这个细节抓得好,准保能写出一篇好散文。

在西安不觉住一个多月了。与曹高胜经常小聚的日子,我常感觉他隐约有着不可言喻的隐痛。我问他,你的事业小有成就,你难道还有什么可担心可害怕的吗?曹高胜说,他现在并不担心什么,他有两怕。一是怕夜晚看星星,一看到星星,他就想到故乡,想到看西瓜的贫穷日子。再者,他怕回故乡。故乡和家乡是不一样的,父母在家在,如今父母不在了,每次回到老家院子门口,腿肚子都打软。一个人,不管你在外边有多成功,最希望让父母和你分享。尽管父母在的日子,他把最好的条件都给他们创造了,可父母真的走了,他心里还是空落落的。曹高胜常问自己,那个叫程曹村的村庄还是自己的吗?我还能回的去吗?

77.jpg

曹高胜的话听得我心酸流泪。是的,我们都是曾经的闰土,今天我们已经长大了,在世纪交替的城与乡的情感徘徊中,我们的心该定在何处呢?没人告诉我们答案,或许永远没有答案。

2021年7月7日于西安故乡润土酒店


1628403195867004.png

红孩,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鲜明符号。他是散文的创作者、编辑者、研究者,也是散文活动的组织者、推介者、信息发布者。红孩说:散文是说我的世界,小说是我说的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