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网教育
2021-11-10 16:25:08
美丽的校园既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也是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在“双减”政策之下,课后服务正在西安高新区各学校有条不紊地进行,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悄然改变。
爱心南瓜、石榴飘香、柿子成熟、葡萄香甜......在高新三小“名校+”的各校校园里,都有一片属于师生的种植园。此刻,种植园内瓜果飘香,学生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始劳作,体验收获,感知收获的快乐。
让我们一同走进高新区几所学校,看看学校是如何用劳作之乐,打造课后“幸福时光”。
“快看,我种的南瓜多大呀!”“我种的南瓜更大,不信咱俩比一比!”课后服务时间,一走进高新十小的“开心农场”,我们最先听到的就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只见一个个“爱心南瓜”被同学们从泥土里挖出来。
据了解,这片“开心农场”是高新十小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里南瓜、辣椒、茄子、菠菜等蔬菜整齐地排列在田埂间,田埂的“方格子”是同学们的“责任田”,同学们自己负责种植、培土、浇水、养护。
而在课后服务时间,同样充满同学们欢声笑语的,还有高新三小、高新十三小、高新三十四小、高新三小一分校。
在高新三小的校园里,柿子和木瓜已经成熟。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和?;ぶ?,爬上梯子,采摘果实?!白约褐值氖磷?,吃起来特别的甜。”高新三小一学生告诉记者,采摘完的果实,会和全校同学一同分享,这是高新三小的传承。
在高新十三小的校园里,同学们忙碌的采摘不同瓜果蔬菜,并在美术课上,制作出学校的小农场,将劳动的场景、丰收的果实一一呈现。
在高新三十四小的校园里,老师把孩子们带到校园的一角,和孩子们一起认识石榴、采摘石榴。
在高新三小一分校的农场里,西红柿、苦瓜、佛手瓜、红薯、香菜、蒜苗、青菜已经成熟,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铲子挖一挖,伸手拔一拔,忙得不亦乐乎。
而高新十四小的课后服务则是开设了“小鬼当家,我是帮厨小能手”劳动课程。孩子们走进校园厨房,帮助厨房的叔叔阿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择蘑菇、择香菇、择蒜苗、择芹菜……同时,厨房的叔叔阿姨们也给孩子们讲解了每种蔬菜的生长习性和相关知识。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课程,让自己变成了“蔬菜管理小专家”。
不同于其他的学校,高新三十八小地处农村,有着农耕的优势资源。故此,学校与村委会取得联系,开展种植园专门种植葡萄。清蔓、定蔓、除草、浇水、施肥、疏果……从葡萄的出土到果实的采摘,同学们都参与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他们的亲手劳动。此外,高新三十八小和迪分校也在校园里开辟专门区域种植植物,让各班学生予以精心呵护。
高新三小“名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活动将作为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成长的责任和快乐。下一步,高新三小“名校+”各校将继续探索多种有益的课后服务模式,为孩子们打造更多的课后“幸福时光”。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