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亚军
2022-02-18 17:54:47
匆匆也好,款款也罢;或者过三十,或者闹十五,又一个新年就这么过完了。这些天我一直在想着过年的事,还没想清想好时,红红火火的年就这样过去了。
世界各文明体很早都有人在给时间量身分段。一月,一季,一年,参照日落星辰,通过观察总结,慢慢画出了各自的年轮。到了近代,文明相互交流后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共识。年月日和经纬度一起,给世人建立了共同的生存坐标,让人们活在一圈又一圈的年轮里,走在一格又一格的节点上。一日三餐,是大多数人的生活节奏和时间分段。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轮番装点着世界。有了三餐才有了日子,有了四季就有了风景。除此之外,还有一天24小时、一月30天、一年12个月等。这样繁多又有趣的时间分段,各有各的魅力和用处。对普通人来讲,最离不开的是日出日落的这一“天”或一“日”。一天天过的是日子,算的也是日子。只是对越熟悉的事情,人们就越不感到稀奇,还常常留下随口的抱怨。一天怎么这么短,或者怎么这么长,怎么还不天亮,或者怎么亮得这么快,如此频繁的节奏和抱怨,把一天天淹没在了生活的琐碎中。相对而言,年就更让人们翘首期待。过一年长一岁,生命的许多意义都在以年为期、以年而论,比如人生阶段以年来划分,成长进步以年来计划,投入产出也常以年来结算。365天,许多事情都在这样的年轮中循环。年就这样紧贴着我们的生命,又超越着平凡的生活,成了我们不远不近的好朋友。于是,在年岁交替的神圣时刻,借一元复始的春节,拜其为大年,九州欢腾,四海共庆,处处燃烧起醉人的中国红。
一束光发出去,一直走,就成了永恒。一个人出生后,一直走,就到了终点。永恒又无限的时光里,年如同有形的表盘,让我们一轮一轮地走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轮快要走完时,表盘上就会亮起了红,在提醒一年即将收关,也在提醒一生真的很短。一年又一年,年岁渐渐增多,生命由盛到衰,过年实际上就是给我们的年岁再一次打结,既有向前的增多,也是向后的缩减。人的一生里有很多事要做,躺在那里什么都不做,时间也会照样溜走,每次过年时我们总要下意识地盘点,盘点自己的这一年,盘算自己的这一生。小时候过年只知道吃喝玩乐,长大后就开始操心操持,到老了又会退到旁边,过年凸显人生角色的变化和轮回。过年就这样,让我们看到一圈又一圈的年轮,看到一段又一段的自己。进入中年后,觉得每次过年,都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刻度,给自己的生活对标,替自己的人生吹号。
四季轮回由天地主导,生命延续赖情感支撑。无情的时光里,我们必须有情地活着。从新年里出发的人们,顶风前行,挥汗坚持,跑过一个周期,等踩着年轮的脚步回归时,感觉年就是那温暖的家,在点着红灯召唤自己,张开怀抱等待自己。于是,每个年关到来时,大家都会像候鸟一样,从心底自然地生出回家过年的念头。为此,无数的人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一路颠簸,奔在回家的路上。大年三十,红灯闪烁,红烛摇曳,老老少少,或多或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饭,聊着天,尽享天伦之乐。时势在变,过年的方式也在变。有人习惯了回家,有人选择了外出,但无论家在哪里、聚在何处,过年就是要和最亲的人在一起。吃啥穿啥已不重要,带啥送啥也只是个形式,大家见了聊了,玩了乐了,吃了喝了,甚至醉了,这个年才算过美了。有了这样一个个值得期盼又能尽情释放的年,感觉一年的付出都值了,新的拼搏又有劲了。
自古以来,人们都视新春为至美,也喜欢把最美好的东西献给新年。不断传承、丰富、更新的年节文化,一直在用最美的形式展示和表达我们的心情,装点和丰富我们的生活,让不易的生活充满乐趣。比如准备年货、打扫卫生、贴春联挂红灯,营造出过年的喜庆。比如大年三十的敬祖先、团圆饭、守年夜、发红包,传承的是习俗,传递的是庄严。比如初一、十五各干什么,看长辈、回小辈各送什么,现在虽不大讲究,但时时处处还是透着年里才有的认真。再比如,各村各镇祖传沿袭的打锣鼓、耍社火、舞狮子,让千万人乐在一起,发出藏在心底的豪情?;痘断蚕仓泄辏竽甑恼庵秩饶趾旎?,醉了父老乡亲,艳了五湖四海。
新年就这样热闹地来了,又这样悄然地走了。年轮的表盘上,年是专属中国人的一抹红。它温暖、激越又醉人,给平淡的岁月增添了似酒的浓情,也让我们的生命重新充满了爆竹般的元气。
作者简介
李亚军,军旅生活35年。退役后坚持文旅创作,著有散文集《向阳花开》出版。现为陕西省慈善协会专员,省散文协会理事。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