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3-03-24 12:35:35
“大理12位作家的12部散文集虽风格不一,却都同样充盈着苍山洱海所钟毓的秀气灵韵。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作家们对家乡大理的热爱,对家乡大理的山光水色和人间烟火的深情。而在散文的艺术表现上,则是各具千秋,纷呈异彩?!?《民族文学》杂志主编石一宁在“大理散文作家群”文学研讨会上表示。
壮丽的新时代正在呼唤能够感应时代精神、体现时代高度的伟大作品,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为新时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生活图景和丰厚写作资源。近年来,“大理散文作家群”在当下的散文热中异军突起,颇为引人注目。3月21日,中国散文学会、云南省作家协会、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和大理州文联在京举办“大理散文作家群”文学研讨会。顾伯平、高洪波、李晓东、胡性能、石一宁、何向阳、张清华、刘大先、周晓枫、周振华、王必胜、李朝全、郭艳等领导和专家分别为大理散文作家群的作品集进行了面对面的评点。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强调,专门给由云南省、州两级精心推荐的12位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组织召开高规格作品研讨会,就是在向为人民、为时代、为历史写出优秀文学作品的基层作者表示最大支持和崇高敬意。来自大理的散文作家们表示,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让散文作品真正成为凝聚人、温暖人、鼓舞人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诗和远方,当地人民向来崇文尚教、诗书传家。近年来,大理散文作家群注重精品打造,涌现出一系列优秀作家和作品,频频摘获各种奖项,展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如纳张元的《彝山纪事》荣获第八届“湄公河文学奖”、李达伟的《大河》荣获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左中美的《安宁大地》荣获第六届“中华宝石文学奖”等,成果丰硕,令人瞩目。大理散文作家群分布广泛,有着良好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民族性。
与会专家认为,大理散文作家形成了鲜明的地缘特色。如张乃光的创作多以苍山洱海为背景;纳张元浓蘸乡愁童年纪事,让千里彝山的风情、人情、故土情在笔下纤毫毕现;李智红从“行走”与“栖居”两道线条中,展现作家对滇西这片古老大地的历史、文化和人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左中美在绚丽的滇西山河褶皱间,发现故土深蕴的丰富与壮美;王晓云用漫行的笔调将大理山水与人文、历史与传奇娓娓道来;李雪萍以故乡云龙的乡土风物和民族风情为主线,用唯美文字抒写一曲曲婉转悠扬的乡恋之歌。
与会专家强调,大理散文作家群呈现出强烈的探索性和思想性。大理12位作家在散文创作中积极尝试探索,展现了丰富的表达形态。如杨泽文在读山读水读书中,时常从生态角度表达回望乡野的不安,体现一个作家的深刻思索和文化良知;李达伟用冷峻思考关注旧城在发展过程中的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同时积极探索以丰富多元的语言、叙事和行文形式来表现、诠释散文;北雁用脚步丈量洱海,熔叙事、抒情、议论、评史、寻古、记今为一炉,让洱海村落带上行走者的思想体温;忆苏围绕巍山古城,在四季更替中书写自然、草木、天时、大地,在绵长时光里留下思想者感知;疏雨从巍山的戏曲舞台出发,延展文化记忆,书写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百味人生;吉海珍把“出生地”无限扩大,用诗性语言展现血脉里流淌的情感;李维丽则将小城与生活融合,在清淡气息中带给人温暖、感动。这其中,蕴涵有大理作家在散文艺术上大有裨益的多重演绎和探讨。
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大理散文作家群在长期创作中风格逐渐趋于明显,成果不断成熟涌现,作品数量逐日增多,可喜可贺。当然,还是存在诸如作家眼界不宽、创作领域和题材过于集中和雷同、有高原缺高峰等一些短板,特别是有时“母土”意识过于凸显,这些问题需要大理散文作家群静下心来思考,加强学习探讨,在今后的实践中去寻求新的突破。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寄语大理散文作家群:“好作品非一日而成,真正能够传世的经典作品,与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密不可分,需要作家沉下身子,吃得了苦涩,耐得住寂寞,严谨创作、精心打磨、千锤百炼。文学事业的繁荣,与文联、作协等职能部门的重视有很大关系,一群作家的壮大,需要职能部门更多地去予以关切帮助,提供成长平台,希望大理积极运用好散文这张牌,切实做好整体推介、服务工作,多向省级和国家级知名报刊推荐作家、作品,多给予他们培训和交流的机会,让好作家好作品层出不断,多多涌现,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p>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