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3-03-29 16:50:07
清明前,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试验茶园里,成畦的茶树尖上,青翠的嫩芽玲珑可人。此时,一幢蓝灰色的“小房子”嗡嗡鸣响着从茶垄上缓缓划过,所经之处,鲜嫩的芽叶被纷纷摘下。
“这是第五代采茶机器人。”浙江理工大学贾江鸣副教授招呼记者,“过来看看。”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比起其他农作物,龙井茶的嫩芽在颜色上区分度低,采摘要求更精细。采茶机器人可不是动一动、剪一剪就完了?!奔钦呖床怀雒诺?,贾江鸣笑着介绍起来,“采茶机器人要有‘好视力’——3D摄像机,能定位芽叶信息,让它完成毫米级作业任务;还要有‘高智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能让机器人辨识出芽叶的颜色、形状、纹理等信息。”
“明前茶,贵如金。温度适宜时,茶叶每2至3天便会冒出新的芽叶,人工采摘劳动量大。如果采茶机器人‘眼疾手快’,可解放出大量人工?!本驮诩纸馐图?,采茶机器人又开始新一片区域的采摘了。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