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让乡愁沁润百姓心田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3-04-27 14:34:43

字号
“在农耕博物馆内,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从过去的耕牛、铁犁到现在的机械化耕作等农耕文明的巨大变化,实现了沉浸式体验,很受师生和家长欢迎?!鄙轿魇〗鞘醒舫窍匮舫嵌≌爬鲜λ灯鸸迮└┪锕荻匝挠跋?,很是兴奋。

“在农耕博物馆内,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从过去的耕牛、铁犁到现在的机械化耕作等农耕文明的巨大变化,实现了沉浸式体验,很受师生和家长欢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阳城二小张老师说起郭峪村农耕博物馆对学生的影响,很是兴奋。

近年来,阳城县加强对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借晋城市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契机,围绕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古堡民居文化、地域文化,扎实推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试点工作,全县各乡镇共建立各类乡村文化记忆(纪念)馆50余个,美丽乡愁悄然变身为振兴力量。

唤醒历史,

红色基因成就爱国主义教育的“打卡地”

阳城县是片红色沃土,为充分唤醒历史,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阳城县借助当地革命遗址、红色故事等创新发展模式,采用政府主导、集体管理、民间参与的方式,先后打造建成了上河会议旧址纪念馆、町店战斗纪念园、枪杆会议纪念馆、坪泉红色教育基地、大宁93红色展览馆、阳南抗战纪念馆、李疙瘩次滩兵战纪念馆等10余个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展馆。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通过宣传革命故事、讲解英雄事迹,构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的重要阵地。如今,阳城县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不仅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而且成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单位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打卡地”。

暖辿村曾是晋豫区首脑机关驻地,也是阳南县党政机关主要驻扎地,被誉为阳城县的“小延安”。村两委将暖辿村的革命战斗事迹用壁画形式呈现于民居墙壁上,让游客通过壁画了解这段历史。同时,还利用乡村舞台开设红色剧场,上演红色剧目,免费提供地方名吃,现场售卖特色农产品,带动了农民增收。

激发动能,

老手艺乔迁“新工坊”

阳城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17项、市级7项。其中,阳城珐华因工艺高超、造型精巧被誉为“山西三宝”之一。阳城县积极鼓励创新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先后建立了冶铸、陶瓷、饮食、技艺等行业化乡村文化记忆馆,通过分步骤、动态化的操作流程,向更多的人展示非遗产品生产过程,使更多人认识、了解当地的非遗。目前已建成后则腰乔氏琉璃展馆、珐华陶瓷记忆馆、生铁冶铸记忆馆、轻工业文化展览馆、工艺美术馆等10余个非遗类展览馆。

投资300余万元、面积5800平方米的轻工业文化展览馆、工艺美术馆,是阳城县应朝钢铁厂在上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建成的集轻工文化、工艺美术、非遗技艺?;ご形惶宓淖酆闲哉估拦荨D壳耙讶胱すっ来笫?、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38人,陈列各类展品2067件。该馆的建立正引导工艺美术产品积极嫁接现代技术,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加速融合,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增添新动能、培育新优势。2020年11月开馆至今,成为机关团体、单位学校进行研学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新基地。

留根驻魂,

乡风土韵孕育淳朴民风

村史馆是当地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演变的记述,更是让村民产生认同感和情感共鸣的载体,近年来,阳城县鼓励乡村挖掘、收集、整理本村有教育意义的历史资料、发展故事、名人传记等,支持乡村建立村史馆。村民走进馆内了解村史,增强对本村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把古朴的村风、淳朴的民风、良好的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北留镇郭峪村传统文化记忆展馆结合本村历史脉搏、文化烙印、发展轨迹、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和乡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累计收集保护了传统农耕用具、楹联、模具、炊具、纺车、织机、服饰、车轿等200余件。润城镇专门成立了沁河文化研究会,创建了沁河流域农耕文化展区和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展区,精心打造了一个集麦芽枣糕生产体验、地方特色演出、润城八八宴席等为一体的润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园。

注重特色,

专业专题散发夺目光彩

阳城县鼓励支持建立民间特色化、专业化、专题性的乡村文化记忆馆,纪念、展示因个人兴趣爱好而收集的具有教育及传承意义的特色物品,专业性的文化、事件等。

蟒河镇孔池村毛主席像章纪念馆内,年逾古稀的陈吉锁展出了自己收藏的不同时期的毛主席像章,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照片、绘画、刺绣、剪纸、邮票等,同时在清代廉吏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和红色教育基地孙文龙纪念馆进行展出,引得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交流。白桑通义村义文化纪念馆由“义”而名,依“义”而立,因“义”而兴,从而孕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义文化”;如今村民赋予义文化新的内涵,发扬以老书记、老劳模侯国太为代表的老一辈道德精神,积极打造新时代美丽通义新名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结合乡村文化记忆馆的打造,阳城县政协开展了“村里那些事儿”传统村落资料收集编撰工作,把“能记住、?;匚丁⑾虢彩觥钡南绱骞适抡沓刹?,流传后世。

暖风扶摇绿,细雨思乡愁。阳城县通过征集档案史料、编修村史村志、制作影像记录、建设村情村史馆及民俗生态展览厅等,抢救、?;ず驼故玖烁挥械赜蛱厣木蔡蚧钐幕腿禾寮且湮幕挪?。通过深挖、整合、开发特色乡村文化记忆资源,因地制宜建设特色记忆文化阵地。通过挖掘特色文化元素,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绵绵的乡愁正暖暖地流淌进百姓的心田。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