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老上唐新上唐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3-05-24 14:54:11

字号
江西抚河上游的南城县有2200多年的历史。南城南部千年古镇——上唐镇的上唐村,建于宋朝。传说,麻姑仙有三姐妹:麻姑、从姑、毕姑。

江西抚河上游的南城县有2200多年的历史。南城南部千年古镇——上唐镇的上唐村,建于宋朝。传说,麻姑仙有三姐妹:麻姑、从姑、毕姑。麻姑山以瀑布闻名,从姑山以怪石称奇,毕姑山以山体俊秀为美。毕姑山脉岭嵊脚下,有一口大池塘。刘姓人在池塘边建屋立村,村子被称为刘家塘或上塘,后为上唐。

俯看上唐村,处于南城、黎川、南丰三县交界,系南城之“南大门”。南大门一开,东挽山脉,西望上唐港,南临水溪。村口由西侧一条带状风水田延入,聚山间之灵气。整个村庄像一朵花,呈围合状,上唐是花芯,以上唐为中心的四口古塘为四枚花瓣,灵山秀水是花托,将村庄左环右抱。

一幢幢明清砖木房屋气势恢宏,马头墙高耸相叠,似骏马奔腾。墙高巷窄,错综往复,高门大户气派俨然,是赣东商宅的典型代表。

宅院青砖灰瓦红石裙,山墙叠曲,墙高石厚。宅与宅飞檐翘角下,形成无数蜿蜒幽深的巷道,外人进入极易迷路。只见侧开一个小门,缓缓深入,一抬头撞见高阔精美的门楼,好似一碗粗粝饭,内里却裹着鱼肉,不由让人惊叹!那门头装饰着精美的砖石雕,过门楼跨大门,进深几进几厅,宽天井,屋内是穿斗和抬梁相结合的梁架,鸟型撑拱和大花替木造型别致,琉璃花窗细腻精巧:雕花木窗,蝙蝠、梅花、鹿、麒麟等吉祥物栩栩如生,但让人疑窦的是,窗中有窗,窗外竟加了一个美丽的窗罩,长长的条形板盖住了窗下的内门。大家纷纷琢磨,这小门该怎么开,人该如何进?

房屋是立体的艺术语言。墙高巷幽,弯曲延伸,隐藏的阔气门头,加长的窗罩,迷宫似的两只门头、三只门头的大宅第,体现了财不外露的心理,也是为了防盗与抵御山匪。

这些古建筑除了“春官第”“养性山庄”少数的几栋门额有题字外,大多数宅第门额,平整的红砂岩门头石上光素素的,空无一字。一幢幢典雅大屋彰显了上唐曾经的富贵,演绎着岁月的风雨烟云。

明清时期,随着江右商帮文化的兴起,上唐成为商贾去往广东、福建的必经之道,以及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带来经济的繁荣。清代中叶,上唐村李氏在福建开茶行,“富冠通邑”,茶庄叫什么名字,回家就用什么名字建栋大屋,荣耀故里,这便是上唐人常挂嘴边的“十记十号”。十记为祥记、和记、瑞记、义记、景记、观记、詹记等。“十号”有长春号、佑发号、济化号、广丰号和元发号等,广丰号又叫观记。因此十记十号,只有十九栋大屋。

其中,祥记建筑保存得最好,规模较大,富丽堂皇,总门头盖了琉璃瓦,据说大门是由广西运来的石料雕刻而成。大门横额为“李梧冈公祠”,有石刻门联一副“启后有基,仓庾书楼环左右;承先不远,龙门鹿洞溯芳徽”,书香扑鼻而来。入内,花厅里镶嵌着名人字画,厅堂左面是著名的李氏藏书楼,藏书数万卷,远近闻名。咸丰年间曾国藩曾敬慕前来观赏。他对李氏书楼虽历经战乱,仍保存下许多珍本、善本,发出了“吾邑尚无此巨室耳”的赞叹。李氏家族在清代出过两名进士。

上唐村北三华里处有个沸珠泉。相传清咸丰年间,曾国藩部将鲍超围剿太平军来到上唐,发现此泉,泉池圆形,直径三四米,池水一米,沙砾浅铺,清澈见底,水泡喷吐晶莹如珠。奇妙的是,水珠似通人意,声音越大冒泡越多,泉眼之多少,随声音大小而变化。人多齐声呐喊,泉池如汤沸,所有泉眼都突突冒泡,泉眼大的冒大泡,小的冒小泡,气泡从泉底沙中喷出,如珍珠成串依次摇摆升到水面,似玉球摇曳此消彼长,煞是有趣。此泉有日喷700吨的流量,泉水四季恒温,以手试探,温润如脂;掬水饮之,甘似琼浆。鲍超作诗曰:“泉圆泉水水泡圆,亭中方亭中间方?!毕谭岬矍资椤疤煜碌谌?,沸珠泉名声渐大,成为江南胜景。

上唐毕姑山,是毕姑仙女飞身潜修之地。山势陡峭,山峰突兀,有毕姑留下的仙迹——鞋迹岩、云雾缭绕的毕云峰、岩洞神奇的??友摇⑹谙站幕⒕嵫?,以及龙眠书院遗址。

好山好水必出圣贤。南城的盱江书院,为宋时江西“门徒千人”的三所书院之一,由北宋思想家、教育家李觏所建。李觏博学通识,不拘旧礼,是王安石变法的思想渊源。另一所上千人的书院是陆九渊创办的象山书院。

上唐村西南六公里处,有理学家朱熹题写的“活水亭桥”,一座长亭建于桥上,亭便是桥,桥就是亭,三拱两墩,一股活水从桥下穿过。朱熹写下流传千古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p>

天光云影的上唐,风光秀丽,土地肥沃,山上盛产毛竹,水田适宜种水稻,大小水库700多个,水产养殖兴盛。自古富裕的上唐日日有圩市。

上唐村水稻制种有1000多亩,大棚蔬菜种植西红柿、辣椒360多亩。上唐村老党支部书记吴国华就是水稻制种专家,从事水稻制种30多年,带动周边农户发家致富。近年来,上唐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鼓励建设水稻、西红柿、辣椒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上唐人一年四季可享受沸珠泉赐予的快乐,春饮水,夏泡澡,秋垂钓,冬嬉泉。元宵前后,可观篾节龙灯、蚌壳灯,清明可上山拔竹笋……上唐老人脸色红润、步履矫健,常见会手工篾艺、抽竹烟斗的老人坐在老屋门前,喝着毕姑山的茶,晒着青草味的暖阳,茶水氤氲中聊着往昔,村中那堵子弹墙,是他们心中沉重的痛:抗战时期,日军飞机轰炸上唐,炸弹的弹片密密地打在老墙上……抚古思今,感慨幸福的来之不易。

上唐是鱼米之乡,盛产麻姑米,粒如珍珠,色如银,在宋代即为贡米。上唐水粉鲜韧滑爽,十分有嚼劲。水粉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匠心独具,起源于明朝。选用优质早米洗净,放入山泉水浸泡。第二天,和着泉水用石磨磨成米浆,纱布包好,用大石磨盘压榨滤去水分,把压干成块的米粉切开放入石臼中,用水车舂捣,揉压使其成为韧性极强的碗口大的米团。次日将其略煮,阴干,敲打成一个个小块,放入装有铜板细孔圆片筛筒的木榨机内榨成粉丝。食用时,放入沸腾的锅中,然后用篾篓抄起,倾入装有佐料鱼汤的碗中。“和记”老屋上贴有一副对联,道出上唐人对水粉的喜爱:“琼浆隽永朝朝爱,玉粉缠绵代代情?!倍木咛厣挠惴墼蛉〔牟独痰男孪实挠悖龀捎阃贩?、鱼皮粉、鱼丸粉、鱼肉粉,鲜美无比。上唐有七夕长寿粉节,保留着吃长寿粉的习俗,祈佑全家健康。

优美的环境造就怡然的人生,来这里选择向往的生活,体味老上唐,邀约新上唐。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文化馆)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