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环球网
2023-08-02 11:04:30
“简牍是宝贝,但简牍仅仅是放到仓库里、研究室里,那么它的价值就被埋没了,只有让简牍走向社会,让大家都了解它,它才能发挥光芒。”兰州大学文学院强基计划(古文字学)专业负责人陈晓强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7月31日“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文学院2020级古文字学强基班学生正在认真临摹了学院整理的简牍字体,陈冠宇认为,简牍是墨迹文字,有人物书写字体飞动的感觉,会有更多触动,这也是他喜欢临摹简牍识墨香的一个原因。
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竹木简牍是最主要的书写载体之一,这段时期被称为“简牍时代”。20世纪以来,全国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其中甘肃境内出土了6万余枚,其中汉简数量占绝大部分。简牍的内容既有官私文书,也有文艺典籍。数万枚简牍真实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生活风貌。
陈晓强说:“甘肃的简牍有自身特色,边关地处沙漠地气候干燥,简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往来文书较多,有很多琐碎凌乱的信息。这就需要有人把它整理、解读出来,以彰显它的价值?!?/p>
据了解,兰州大学文学院在古文字学强基计划同学中推广读简、写简效果很好,大家通过集中读简,探讨悬泉置简牍收获平凡的历史故事,了解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对简牍产生了浓厚兴趣?;诖耍贾荽笱难г毫细仕嗉螂共┪锕萃瞥觥袄忌铰奂颉倍良虬嗥放苹疃?,不设专业、不设限制,全体学生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参加,从而最大程度推广简牍知识。
陈晓强说,在写简方面,他不太推荐同学们只临摹简牍,还建议同学们同时临摹其他古文,这样有助力综合能力的提升。毕竟简牍很多是公文性质,从书法鉴赏的角度来说还达不到书法的价值,但是简牍的内容又生动有趣,可以让同学们看到史书以外的生活,丰富同学的想象力,所以他认为读简和写简要有机结合,并且放在古文字学等学科中通盘考虑,才能收获最大的价值。
解读简牍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日常,可能我们大家平时看到太多的宏大叙事,背后是帝王将相,而简牍看到的则是百姓的日常、百姓的情感被折射出来,这些都是真实存在过的,这也是除了学术研究以为的另外一种意义。陈晓强进一步解释。
也正是这份真实吸引着学生对简牍的探索。陈冠宇总能从读简中发现一些新的乐趣和知识,比如了解汉代的医学、农业、兵器及物价等,甚至有时候能看到古人日常工作中的小趣味,一枚出土公文简牍的中间就画了一只小兔子……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平凡场景生动的展现出来。
据悉,2021年9月,甘肃简牍博物馆与兰州大学文学院共同开办“兰山论简”读简班,截至今年6月底,已开班62期,积极探索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模式,让“冷门”不冷,“绝学”有继。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