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3-08-29 12:18:42
周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从历史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从现实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来源于二者在哲学思想、精神理念及思维方式等层面的一致性,加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的提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征程的实践,也需要二者结合的进一步深化,以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的高效实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加之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实践,也需要二者的有机结合,只有不断深化结合,在结合中强化文化传承、深化价值引领,才能更好地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目标。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二者的结合能持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注入活力,并筑牢其思想根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还能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展现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进而在与时代接轨、与目标协同中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并借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全方位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的现实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在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提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契合度,推动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明确方向、指明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双方都具有非?;淖饔?,并能在二者的有机融合中全面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基于此,应从宏观角度出发,积极探索二者结合的有效路径。
1.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既需要在交流互鉴中促进文化进步,又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保障结合的正确方向,以基本原理规范文化交流互鉴的流程,坚守正确的思想根基。一方面,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需要首先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二者的结合更需要坚守政治底线,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足科学合理的思想根基,有效应对各类意识形态的冲击。坚守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需要在与中国实践的深度融合中创新理论,更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内涵及精神价值丰富马克思主义,面对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新形势,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应对各类挑战,关注意识形态层面的危机与隐患,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形势、寻求出路,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实现进步。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应遵循文明互鉴、批判传承、优势互补等基本原则,在全世界范围内借鉴优秀文化成果,在坚守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基础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中,要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此,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在多元实践中深化文化认同,在世界范围内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2.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深化结合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既是新时代新局势下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必然需求。在具体实践中,首先,我们必须要树立忧患意识,在正确分析国际形势的过程中坚守基本原理、树立文化自信,以全新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应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类挑战。为此,我们需正视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的局限及意识形态危机,在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性特征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处理文化冲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坚守意识形态底线。其次,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世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深化结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契合度。面对全新的挑战,我们更应积极探索,不断发现强国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新策略,在与世界对话、与历史结合中解决问题、实现进步。最后,应以创新的眼光分析问题,以进步的思想引领实践。我们必须认识到,解决当前出现的新问题不能囿于传统方法,需在精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明确问题的发展方向,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中发现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此带动创新实践,促进高质量发展。
3.扎根人民群众伟大实践,激发人民群众智慧
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还是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在当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更需要扎根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从群众中获得力量。首先,应坚守人民立场,以人民为本开展高质量实践。为此,应凝聚人民力量,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开展高质量实践,结合必要的宣传教育推进文化传承中的微观叙事,在凸显人民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兴趣。其次,应坚持文化育人,在为人民谋福祉中提升文化自信,在多元化社会实践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从民族精神、文化根基等角度增强人民自信心,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塑造,全方位提升文化自信,并为二者的结合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最后,广大人民群众也需正视文化传承新任务,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本指导,在树立文化自觉的同时开展高质量实践,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人民群众应立足自身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学习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从个人成长角度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作者系四川工商学院专职教师)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