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官网论坛_全国楼风app的最新版本更新内容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信息2024威客小姐

“复活”的黄河文化记忆

  来源: 新华网

2023-10-19 10:04:50

字号
泥坯在轮盘上飞速转动,在71岁的李成仁手中变幻成杯、盘、碟、盏等器型?;坪铀?、黄河岸边的陶瓷黏土、临近黄河的沙漠釉料,在超过1200摄氏度的高温中,蜕变为色彩莫测的古拙瓷器——黄河古瓷。

泥坯在轮盘上飞速转动,在71岁的李成仁手中变幻成杯、盘、碟、盏等器型?;坪铀⒒坪影侗叩奶沾绅ね?、临近黄河的沙漠釉料,在超过1200摄氏度的高温中,蜕变为色彩莫测的古拙瓷器——黄河古瓷。

在今年九月于宁夏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黄河古瓷受到国内外顾客欢迎,有来自伊朗的客人热情选购,还有西安、河北等地的商家与当地签单合作。

“这是来自黄河母亲的礼物,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等非遗结合,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蹦闹形朗衅肺牢拇丛案涸鹑艘λ冀芩?。

看似刚刚兴起的黄河古瓷,其实曾传承千年,后又险些被人遗忘。

黄河,流经中卫市182.4公里,赋予了这座西北沙漠小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山海经》中的“崇吾之山”指的就是中卫香山,而唐代诗人王维更是在中卫沙坡头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坪踊垢柚形朗蟹岣坏挠胖侍沾绅ね梁陀陨笪镏试希由系钡孛禾孔试捶岣?,因此历史上傍河建有不少瓷窑,不光解决了生产用水,还能借助水路外销。

三年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姚思杰研究中卫市历史文化时,无意中了解到当地有丰富的窑址遗迹,包括汉代、元代、明清、近现代留下的遗址和瓷器碎片,才窥见黄河古瓷的悠久历史,于是决心“复活”这一黄河文化记忆。

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瑞应村的一座废弃小学,被姚思杰改造成文化产业园。他四处寻找掌握黄河古瓷制作技艺的老师傅,李成仁就是其中之一。

李成仁17岁就进入下河沿老窑沟瓷器厂工作——那是一个瓷窑遍布的山沟,制瓷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他们沿袭着传承千年的工艺: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然而,他所在的瓷器厂于20世纪80年代倒闭。不甘心工艺就此断绝,他坚持干了几年制瓷个体户,后因亏本歇业。

在品卫文创园,李成仁看到了黄河古瓷复兴的希望,与其他几名老匠人以带徒授艺的方式传承黄河古瓷。

目前,黄河古瓷知名度越来越高,文创园里的匠人们每天都为订单忙碌着。姚思杰与中卫市当地的景区、民宿等谈好合作,为他们定制文创产品?!跋乱徊郊苹┐蠊婺?,培养出更多手艺人,制作更精美的黄河古瓷,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币λ冀芩怠?/p>

文旅融合,带给黄河文化更多复兴机遇。一度凋敝的中卫市黄河古村,逐渐因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成为热门景区,大湾村更是被改造成知名高端文旅产品“黄河宿集”。曾经承载黄河古瓷顺流而下、将其销往外地的羊皮筏子,也从交通运输工具,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体验产品。

47岁的李聪在沙坡头长大,从小就跟着吃“运输饭”的父亲了解到羊皮筏子。当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逐渐被船只取代,沙坡头景区旅游业态的兴起又赋予它新生。十几年前,李聪在老家学会了羊皮筏子制作与操纵技艺,吃上了“旅游饭”。随着宁夏黄河旅游业态多点开花,他又成为吴忠市青铜峡市黄河大峡谷景区的一名筏工。

“外地游客来宁夏,都想近距离接触黄河,乘坐羊皮筏子必不可少。国庆节假期,在限流的情况下,我们每天接待乘客都有四五百人?!背派礁瑁那橛湓玫卮庞慰推髟谂J咨接牒乩忌街?,见证着他所眷恋的黄河母亲越来越美。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