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24-04-29 11:37:31
作者:肖扬
近日,马伯庸做客“北影大讲堂:文学与电影”顶峰对谈系列之“显微镜的历史”,与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何亮就类型小说和电影作品创作展开对谈。活动由中国作协社联部和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主办。
文学的本质是一种逃避
《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古董局中局》《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这些影视剧都由马伯庸作品改编而成。他的最新历史小说《食南之徒》最近出版,以美食为切入口,讲述一段中华版图认知变迁史,新书仅上线24小时就占据各大平台新书热卖榜第一。
说起走上文学道路,马伯庸表示是因为逃避和好奇。大四时,为了逃避写毕业论文的痛苦,他写下了第一部历史小说《风起陇西》。在马伯庸看来,文学的本质都是一种逃避,无论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还是之后的无数部文学经典,这些作品为读者提供了有别于现实生活的世界,在现实中感到痛苦、困惑的人们都可以躲到书本构筑的空间里,获取一定的精神慰藉。
大学毕业后,马伯庸进入了施耐德电气公司,从销售部辗转到市场部,不会喝酒和应酬的他始终倍感焦虑和痛苦。无意间他发现公司内刊里有介绍公司的文章,写法特别正统,也难免显得无聊?!拔揖驮谙耄患页闪⒘艘话俣嗄甑墓?,它一定会和一些历史大事有所联系,历史上一定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劝返穆聿箍肌巴凇惫纠防锏墓适?,写出了一部“施耐德电器演义”,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内刊上,没想到同事们都追着看,他也因此在公司内部获得了新的职业定位。2015年,马伯庸正式从施耐德离职,成为全职作家。
心流状态创作《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部小说,全文不到10万字,他仅用11天便创作完成。马伯庸表示,“这不是一个常例,是我第一次碰到的、绝无仅有的、心理学上叫做心流的状态?!?/p>
马伯庸谦虚地表示这是一次难以复制的、偶发的灵感与长期的积累完美融合所产生的奇迹?!把细窭此担Ω檬牵ɑ耍?1年写的?!甭聿苟蕴拼幕恢焙芨行巳ぃ中刈⑻拼目脊疟ǜ?,包括当时百姓的各种生活细节,比如服饰、交通、各地风土人情等。经过11年无目的性的积累后,“到了爆发的点,我不用再去查资料,所有的资料都谙熟于胸,只是把它迅速地写出来就够了。”
基于爱好的长年积累让马伯庸作品中充满了绵密、考究的细节,为读者所津津乐道。他也热衷于探究细节的确定性,写完小说还会邀请专业老师帮忙审校作品有无明显的历史错误。譬如,他在《长安的荔枝》的初稿中写到主角去庙里上香,是拿着几根香去的,一位精通唐史的老师指出这是错的,“他说唐代没有线香,一根根的(线香)那是明清时代才有的东西”,马伯庸立刻在定稿里修改了这个细节,“如果细节积累得足够多,作品就会呈现出一种质感,就会有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带着读者进入到你的世界,静下心来相信你写的东西?!?/p>
结构不靠设计而是凭直觉
马伯庸透露自己创作不写大纲,“大纲是一个参考,是一个反面角色,一定要拧着他来。”对他而言,结构不是提前设计出来的,而是一种因经年累月创作而产生的直觉。
在这样感性的创作心态下,马伯庸经常把自己逼到绝境?!靶醋魇且桓龈约航暇⒌墓蹋彩且桓龈约和娴墓獭N揖P吹街鹘峭耆萑刖?,在这种绝境之下,才能迸发灵感,想出一个新招?!?/p>
如果真的解决不了怎么办?马伯庸笑言还有一个终极大招:“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也没事——把前面的改了?!北暇?,作者是笔下世界的上帝,是可以耍赖的。角色必须瞬间做出的反应,作者可以用十倍百倍的时间来思考,可以寻求外援,甚至可以专门创造出一个新的人物来帮助主角解困。“解完之后再在前面的故事里去增加铺垫,补充伏笔。观众看到的不是你的创作过程,是创作的最终结果,他就会觉得这人好厉害,瞬间就想出一个奇妙的招数。”
找到现实性是创作的基点
何亮认为,马伯庸的作品选择了平民视角的叙事,也是其创作的与众不同之处。对此,马伯庸认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对自己影响很大,这本书让他第一次意识到,我们历史中耳熟能详的东西背后其实都和钱有关系。既然帝王将相和普通百姓一样,行动本质都是基于利益和金钱,那么真正在创造利益和财富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才是历史真正的决定性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马伯庸笑称,人很难脱离自己的生活去想象完全迥异于自己生活的事物,“作为普通人,我写不了王阳明,也写不出来霸总,我只能想象普通人的生活?!?/p>
对马伯庸而言,寻找到现实性是他开始一部历史小说创作的必要基点?!冻ぐ驳睦笾Α氛瓜至艘桓觥吧缧蟆比绾闻懦蚰?,完成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长安十二时辰》是一个刑警队长为了?;な忻癜踩幌约旱墓适??!安还埽ū尘埃┦窍执目苹玫睦返模ü适拢┳钪斩际且蚨执说哪谛囊桓鋈崛淼牡胤?,才能够被更多的人所认可?!?/p>
马伯庸很认可一句话——“英雄其实就是历经磨难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普通人很少能碰到千钧一发、需要拯救世界的事情,但每个人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把生活过得精彩、破除困境,这是真正属于普通人的叙事方式。
不管是《太白金星有点烦》还是《长安的荔枝》《食南之徒》,就创作的本质而言,马伯庸只想坦诚地展现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吸引和他志趣相投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adiu.xppck.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